全国新增125例!美国新冠疫情核心指标大幅反弹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8月9日通报,8月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1例(上海8例,广东8例,云南8例,北京3例,内蒙古1例,浙江1例,四川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94例(河南41例,江苏38例,湖南12例,湖北3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9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538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5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720例(其中重症病例13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767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954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8月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603例(其中重症病例4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758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3826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12736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8314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9例,其中境外输入31例,本土8例(河南4例,湖北4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43例(境外输入1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9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532例(境外输入401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7858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013例(出院11725例,死亡21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63例(出院57例),台湾地区15782例(出院13066例,死亡809例)。 另据“健康江苏”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8日0-24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8例(均为扬州市报告),4例为轻型,33例为普通型,1例为重型。以上病例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新增出院病例4例(均为本土确诊病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 7月20日至今,江苏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92例(南京市231例,淮安市12例,扬州市346例,宿迁市3例),累计出院本土确诊病例24例。 目前,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的确诊病例587例,其中本土确诊病例568例(轻型132例、普通型407例、重型23例、危重型6例)。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9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2020年1月22日至2021年8月8日24时,江苏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57例(其中境外输入133例)。数读8月8日全球疫情:全球日增确诊超47万例 累计逾2.03亿例 东京奥运相关感染者超过400例 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8月9日6时30分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203389937例,累计死亡病例4306374例。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470116例,新增死亡病例8104例。 数据显示,伊朗、印度、印度尼西亚、英国、俄罗斯是新增确诊病例数最多的五个国家。印度尼西亚、伊朗、俄罗斯、墨西哥、印度是新增死亡病例数最多的五个国家。 美国日增确诊病例超2.3万例 疫情核心指标大幅反弹 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8月9日6时30分左右,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6540184例,累计死亡病例633112例。与前一日6时30分数据相比,美国新增确诊病例23942例,新增死亡病例133例。 近期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恶化,各项疫情核心指标均大幅反弹。截至8月8日,美国过去一周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0万例,这是今年2月以来该指标首次超过10万。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主任瓦伦斯基表示,如果美国增加疫苗接种人数并实施戴口罩等措施,疫情将在数周内得到控制,否则今年1月的噩梦——每天数十万人感染新冠病毒,将再次重演。日本日增确诊病例超1.4万例 东京奥运相关感染者超过400例截至当地时间8月8日18时30分,日本全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4472例。其中,东京都新增确诊4066例,连续5天单日新增逾4000例。 东京奥组委8月7日通报称,又有22名东京奥运会相关人员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从7月1日开始通报相关病例以来,与东京奥运会相关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累计已超过400例。巴西日增确诊病例超1.3万例 疫情导致通货膨胀、就业低迷 据巴西卫生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当地时间8月8日,该国新冠肺炎单日新增确诊病例13893例,累计确诊病例达20165672例;单日新增死亡病例399例,累计死亡563151例。 受疫情影响,巴西经济正面临通货膨胀、就业低迷以及制造业发展滞后等冲击。巴西地理统计局数据显示,巴西5月年化通胀率达8.06%,远高于巴西国家货币委员会为今年设定的通胀率目标中值3.75%;6月年化通胀率进一步升至8.35%。今年第一季度巴西失业率升至14.7%,失业人数达1480.5万。 印度新增确诊超3.9万例 经济短期或难恢复据印度卫生部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31934455例。在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确诊病例39070例;新增死亡病例491例,累计死亡病例达427862例。 印度第二波新冠疫情在5月达到高峰,逐步趋缓后近期又出现反弹。为扭转经济颓势,印度政府自6月初开始相继放松多项疫情防控措施,但国内经济并未见明显起色。分析人士认为,疫情形势严峻令内需复苏乏力,印度经济短期内或难恢复。俄罗斯日增确诊病例超2.2万例 经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8日报道,俄罗斯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过去24小时,俄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病例22866例,累计感染病例达6447750例。新增死亡病例787例,俄全国累计死亡人数为164881人。 在经历疫情的严重冲击后,俄罗斯经济逐渐走出阴霾,截至6月底GDP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并且在居民收入和贸易等方面呈现亮点。 新闻来源: … Read More

神奇新冠新药?5天治愈90%重症,无一例死亡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德尔塔变种或已让人类彻底绝望,英国瑞典向病毒缴械投降,不再采取封锁限制措施,其他国家也开始做好与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在病毒并未像西班牙流感一样完全消失的情况下,解除所有限制措施可能会成为全人类的无奈之举。 当然,解除限制也必须建立在普遍注射疫苗,加强第一道防线的基础上,可以大幅降低感染者的死亡率,让它像其他普通感冒一样,不会造成过多的死亡和恐慌。但第二道更重要的防线——药物治疗在哪里呢? 最近以色列一种在第二期临床试验中表现优异,极为出色的治疗新冠的神奇新药,可能已为人类带来一道强大的新冠病毒马奇诺防线,让我们从惨败新冠病毒的绝境中,看到了明亮的希望曙光。 这个新药名叫“EXO-CD24”,来自以色列伊齐罗夫医院教授纳迪尔·阿尔贝(Nadir Arber)团队的研究,CD24是一种固定在人体细胞膜上的小蛋白质,具有调节细胞因子风暴的功能。 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复制并释放子代细胞,引发细胞焦亡,产生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导致失控的炎症反应形成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损伤,最终可能导致器官衰竭死亡。虽然到现在为止,新冠重症患者中细胞因子风暴的相关病理机制并不完全明确,但通过平衡细胞因子风暴来治疗新冠却是可行的策略。 阿尔贝研究CD24已有25年,去年该团队研制了一种CD24蛋白与外泌体的结合体EXO-CD24,可以通过鼻腔给药,直接将CD24运送到肺部,抑制重症患者常见的免疫风暴,让免疫系统更加安全地清除病毒。 该药物去年9月由以色列卫生部批准进行了第一次临床试验,结果令人振奋,30名中重度患者中,有29名在3到5天内完全康复,未有一例出现任何明显的副作用。 由于以色列重症患者减少,第二期临床试验在希腊几家医院进行,8月5日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报道称,结果一样令人振奋。在接受EXO-CD24治疗的90例新冠重症患者中,93%在5天或更短的时间内完全治愈出院,未能快速治愈的也有积极效果,没有发展到更重的症状,没一例插管或使用呼吸机,并且无一例死亡。 阿尔贝说,这是精准医学的范畴,EXO-CD24只针对细胞因子风暴这一特定机制进行治疗,帮助人体免疫系统再次找到正确的平衡,不会影响整个免疫系统,避免了很多的副作用。 治疗结果给人类带来了希望,阿尔贝的团队已着手进行最后阶段的临床试验,将寻找155名新冠重症患者,三分之二接受体EXO-CD24的治疗,三分之一服用安慰剂。 这项试验将在以色列进行,人数不够也可能在其他国家进行,年底前将会完成。如果成功,阿尔贝承诺,他们可以相对快速而低成本地提供治疗,并且这一药物还可以用于其他很多疾病的治疗。 EXO-CD24将改变游戏规则,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灵丹妙药吗?或许年底前我们就能见分晓。整个人类已被疫情折磨了一年半,行动受限,生命凋亡,经济受创,收入减少,我们太需要这种强大的药物来保护我们的健康和生命了。 希望全球的科学家们都共同努力,摒弃狭隘的思想和利益,战胜新冠病毒就是给全人类和现代社会的最大功绩,历史将会永远铭记。 文章来源: 徐德文科学频道

日本新冠口服治疗药有望年内上市,明年或大规模供应!

随着史上“最坎坷”的东京奥运会的进行,日本的疫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几日前,奥运村发生了第一次集团感染,同一团队,同一天5人感染,而奥运会相关人员已经累计确诊超过300人。 截至7日,东京都政府确认的新型冠状病毒新感染人数为4566人,已经连续4天“不负众望”超过4000人。近7天日均3893人次,是前一周的133.3%。 就全国的形势而言,近一周的新冠感染者数也是呈逐日递增趋势,日均感染者数早已突破了1万人大关。 此外,进入八月以来,让人谈之色变的变异毒株也近乎席卷了日本全境。 针对如此严峻的疫情形势,日本的制药公司终于公布了新的应对策略。 盐野义制药公司社长手代木功5日在接受《每日新闻》采访时,就正在开发的一种治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轻中度患者的口服型药物作出回应。 他解释说,公司将在年底前在日本构建满足100万~200 万人份的供应体制,并且也考虑进军海外。 目前,日本唯一批准用于轻症患者的药物是点滴药物。但由于药物供应不足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该疗法仅限于住院患者。 可想而知,受医院床位所限,也许会有大量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 如果一种从轻症阶段可以在家服用,并且可以防止病情恶化的口服药物投入实际使用,或许会对日本防控新冠病毒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这样的设想,盐野义制药公司着手开始“排兵布阵”。公司于上个月在日本开始了早期临床试验。计划在患者感染初期连续 5 天每天给药1次,旨在通过减少体内病毒量来抑制病情恶化。 在9月底,完成初步临床试验,然后开始开展针对数百名新冠轻症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 在2期临床试验中评估这些患者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住院和病情恶化的风险,目标是11月底完成。 公司最终将考虑使用国家“有条件早期批准制度”。 简而言之,可以在聚集大量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的最后阶段之前向厚生劳动省提出申请,即使投入实际使用后仍需继续确认药品的安全性,从而实现药品早期申请和批准。 日本网友也是对于这款口服药充满期待,毕竟,这款药如果投入使用,真是提供了大大的便利!对于仅住院才能使用的治疗药物,门槛太高了,大多数人即使感染了新冠也不能使用。如果有可以在家服用的药物,它可能不会被指定为第2类药,或许会在家附近的诊所就可以找到。我很期待! 如果疫苗普及,治疗药物可用,我们就能看到结束疫情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担。只希望该药物尽快得到认可和使用。 期待已久!如果口服药物成为更常用的处方药,并且直至中度阶段也可通过该药实现居家康复,那么就可以缓和医院的紧张床位了。许多人因为新冠疫苗接种不及时而感到担忧,但如果供应系统到位,那真的是鼓舞人心啊。与此同时,以美国辉瑞为首的欧美主要药企也在争先恐后地进行口服药的相关研发,力争今年之内投入实际使用。盐野义制药公司也已经开始与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的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局(BARDA)进行协商,不仅立足于日本国内市场,也希望可以进军海外。为此,公司希望可以在明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供给能力,构建500万~1000万人份的供应体制,可以帮助国内及国外更多的患者。 疫情之下不分国界,除了戴口罩、少出门、接种疫苗,这样惠及万众的口服药也许对很多患者而言是最为迫切的。 来源:HIKARI 东京新青年

扬州本轮确诊破300,江苏省长:扬州疫情正处于集中暴发期

据江苏省卫健委8月8日早间通报,8月7日0-24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8例(南京市报告2例;扬州市报告36例)。7月28日至今,扬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突破300例,达308例。 “疫情防控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头等大事。扬州疫情正处于集中暴发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复杂。” 据《扬州日报》消息,8月7日,江苏省长吴政隆在扬州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当天凌晨,吴政隆针对形势发展最新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召开省市工作部署会。他指出,要第一时间逢“阳”必报、逢“阳”即查,尤其是针对混管阳性的必须第一时间人数查清、人头查清、位置查清,落实好管控措施,决不能贻误战机。流调溯源必须再加快,进一步从全省各地增派专业力量,强化技术支撑,关口前移,迅速厘清传播链和重点人员,迅速推送信息并点对点协查到位,迅速做到应隔尽隔。 之前的8月1日,吴政隆赴扬州时曾表示,扬州疫情发生早、发现比较晚,在人员聚集的密闭场所,老年人居多,现在情况尚未见底,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复杂。当时的数据显示,7月28日至8月1日,扬州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4例(轻型14例、普通型40例)。而最新病例详情通报显示,272例(注:截至8月6日24时数据,不含8月7日新增的36例)中,轻型74例,普通型177例,重型17例,危重型4例。 澎湃新闻注意到,8月7日,江苏省委副书记张敬华也在扬州市主城区部分核酸检测点检查工作,并主持召开扬州市部分县(市、区)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 在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上,张敬华听取了宝应县、高邮市、仪征市、江都区防疫工作汇报。他指出,当前扬州疫情防控形势十分复杂严峻,四个县(市、区)必须立足于“早”、发力于“严”、落实于“快”,迅速进入实战状态。要强化“找不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这一认识,把坚持问题导向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各方面,争分夺秒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 《扬州日报》报道显示,7日下午,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深刻反思扬州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问题和短板,就下一阶段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要求,要牢牢守住社区、主城区和扬州市域三个防控圈层,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把防控圈扎得更紧更密,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势头,坚决防止疫情向外蔓延。 新闻来源:澎湃新闻

河南郑州首现高隐蔽性确诊病例…8次核酸才显阳

大陆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云南新增7宗本土确诊病例,河南郑州本土感染者累计123宗,更首次出现8次检测才显阳性病例。 据星岛网报导,云南省新增7宗本土确诊,全部在瑞丽市重点人群检测发现,4宗境外输入病例,至今累计确诊病例370宗,包括57宗本土,313宗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6宗。 河南郑州市累计123宗本土感染者,且首次出现了8次核酸检测才显阳性的高隐蔽性确诊病例,患者是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生,前7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8月6日检测结果为阳性,7日报告为确诊病例。 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慧芳指,这病例说明Delta变种病毒具有高传染性、高隐蔽性和初始症状不典型等特点。对检测、发现、报告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必要多轮次推进核酸检测,尽快实现病毒感染者周期性见底清零。 来源: UDN

悉尼医护染疫坚持上班 致33人确诊 5名老人病亡

新州副首席卫生官Jeremy McAnulty证实,悉尼Liverpool医院的一名医护人员在不知自己已经感染的情况下到岗上班,导致院内爆发了群聚疫情,目前相关确诊总人数升至33人,5人不幸死亡。 《澳洲金融评论报》报道称,截至目前,医院老年病房已经有4名医护以及29名病患确诊,5人死亡。 McAnulty表示:“不幸的是,已有5人不幸死亡了,医院非常的重视。 我们向那些死者的家属表示哀悼。 这是一场悲剧,医院的每个人,以及整个新州卫生部门的人 都在非常努力地工作,以保护患者。” McNulty表示,过去一周,Canterbury-Bankstown地方政府辖区已经报告了489例确诊病患,自己“非常担心”当地的疫情。 “所以,这是一个(疫情)最为突出的地方政府辖区。 Canterbury-Bankstown的民 众请格外小心,并遵守居家隔离令,遵守所有相关的疫情限制,互相注意安全。” 新州卫生厅长Brad Hazzard说,有些人没有遵守防疫规定,待在家里。现在疫情已经开始从8个“封锁”的地方政府辖区外溢了。 “因为有人在不应该的时候去拜访其他家庭……这似乎是根本原因。根据我们收到的建议,预计明天当地(指 Canterbury-Bankstown)会报告更多新增病例。” 《悉尼晨锋报》报道称,位于Newcastle的John Hunter医院急诊科已被列为了密切接触场所。 从8月5日晚8点42分到8月6日凌晨1点50分到过急诊科的人均被视为密切接触者,必须立即接受病毒检测并隔离14 天,无论检测结果如何。

官方已更改辉瑞疫苗标签 心肌炎后 又添俩副作用

注意! 加拿大更改了辉瑞标签说明,新的副作用被添加。对于打了辉瑞疫苗的小伙伴,可能看完会有些紧张。 周五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加拿大卫生部表示,在加拿大和全球各地都有少数人在接种完辉瑞疫苗后不久后,出现暂时性面瘫。 因此,今天,加拿大卫生部将更新了辉瑞疫苗的产品标签信息,新增关于面瘫风险的警告! 一旦面瘫出现,许多人会误以为是中风症状。但两者有些微妙的差异,中风常会引起一些附加症状,如四肢麻木或无力,贝尔氏麻痹症则并非如此。 目前该病症的确切原因仍然未知,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情况属暂时,症状会突然出现并在几周后好转。 截止目前, 加拿大一共有206例类似的医疗案件。 但是,好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症状是暂时的,症状会突然出现,一般维持在48至72小时内,不论有否接受治疗,在几个星期内会慢慢改善,在6个月内一般可回复部分或全部面部功能。 但是,也有在少数个案中,面部肌肉无力的情况,或会持续更长时间,甚至变成永久损害。 卡尔加里的一位妈妈两个月前在打完辉瑞疫苗后半个小时内,出现了面瘫的症状,至今仍未完全康复。 她表示自己的脸仍然是麻的,眼睛也有些问题,从照片可以她的右脸稍微有点歪,但是相比于之前,已经没有吞咽问题,一切都在慢慢好转。 加拿大卫生部表示,截至 7 月 30 日,加拿大有 311 名患者在接种 COVID-19 疫苗后报告了贝尔麻痹病例,但这并不具体意味着该病症是由疫苗引起的。 311名患者中,其中 206 人接种了辉瑞疫苗,67 人接种了 Moderna,37 人接种了牛津-阿斯利康,还有 1 人的疫苗未知。 Moderna … Read More

武汉病毒所才说遭网攻 美国情报机构就“拿到数据”?

武汉病毒所才说遭网络攻击,CNN就宣称美情报机构获大量实验室基因数据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尽管今年年初世卫组织专家组已发布科学调查结果,但美国政府仍屡次渲染所谓“实验室泄露”的阴谋论,欲发起针对中国的新一轮“病毒溯源”国际调查。 今年5月底,美国总统拜登更是下令要求美国情报机构“加倍调查”,并在90天内给出具体说法。如今,90天调查期即将结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开始炒作起了美方近期的“最新发现”。 8月6日,CNN的所谓“独家报道”称,美国情报机构目前已经搜索了大量武汉病毒所实验室的基因数据,一旦破译,这些数据可能成为揭示新冠病毒起源的关键。为了营造出和中国有关的感觉,还宣称如今美方急需懂中文的专家帮助。 然而,这些数据是从何时何处得到的?CNN声称目前尚不清楚。 今年4月,当时香港《南华早报》曾报道武汉病毒所实验室遭到了黑客攻击;而就在7月22日,武汉病毒所研究员袁志明刚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病毒所网站以及包括石正丽团队在内的众多员工的工作邮箱和私人邮箱受到大量恶意攻击,数据库正在研究所内部共享。 CNN报道截图 美媒炒作挖到“基因数据”,从哪儿得到的? 据CNN的报道声称,美国情报机构正在挖掘一个“基因数据宝藏”,一旦破译,这些数据将可能揭示出新冠病毒的起源。多名知情人士告诉CNN,这一庞大的信息目录中包含了从武汉病毒所实验室的病毒样本中提取的基因蓝图。 CNN称,美国情报界只有90天的时间用于揭开病毒起源,而将大量原始数据转化为可用信息,却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如何运用足够的计算能力来处理全部信息。为做到这一点,情报机构正依靠由17家实验室所组成的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 此外,为了突出和中国有关这一重点,报道还宣称,美国情报机构目前急需有足够技术能力、适当安全许可和懂中文的科学家帮忙,破译这些由中文所写成的信息。 “显然,有一些经过安全审查的科学家,但通过审查会讲中文的人呢?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圈子,不仅仅要是科学家,还要是专攻生物学的,所以可以看到,困难马上就会出现。”报道这样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话写道。 但是,CNN同时也承认,目前尚不清楚美国情报机构是如何以及何时获得这些数据信息的,但参与创建和处理这类病毒基因数据的机器,通常会连接到外部云服务器上,因此很有可能是遭到了黑客攻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24日,香港《南华早报》曾报道称,有安全观察人士表示,武汉病毒所已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其员工的电子邮件地址和登录证书被泄露,并在网上不断流传。 当时的报道称,不清楚是谁实施了这些网络攻击,但确定这些攻击旨在骚扰部分工作人员,并获取一些极为敏感的新冠病毒信息。 香港《南华早报》4月24日报道截图 而在7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一场主题为“新冠病毒溯源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会上,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武汉病毒所研究员袁志明谈及病毒所数据库时透露,考虑到病毒所网站以及包括石正丽团队在内的众多员工的工作邮箱和私人邮箱受到大量恶意攻击,目前数据库在武汉病毒研究所内部共享。 世卫专家组报告已出,美国仍不死心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包括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内的美国政客曾多次散播“新冠病毒源自武汉实验室”的阴谋论,却拿不出任何证据。但一直以来,所谓“实验室泄露”的阴谋论长期在美国盛行。 今年2月,世卫组织溯源专家组曾走访武汉病毒研究所,世卫专家组成员、动物学家达萨克(Peter Daszak)接受采访时,对研究所中屡次被抹黑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P4实验室)予以积极评价。世卫溯源报告称,“实验室泄露”假说的可能性“极低”(extremely unlikely)。 2月3日,世卫组织专家组走访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图自澎湃影像 然而,美国政府无视世卫专家组的科学调查成果,屡次拿未披露的“情报报告”造谣“实验室泄露”,还试图带节奏发起新一轮针对中国的“病毒溯源”国际调查。 当地时间5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下令要求美国情报机构“加倍调查”,声称要收集和分析可以更接近新冠病毒来源明确结论的信息,并在90天内给出说法。声明中还直接提及中国,宣称要敦促中国参与所谓的“全面、透明、以证据为基础”的国际调查。 CNN称,美国政府内外的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从武汉病毒所实验室正研究的22000分病毒样本中寻找基因数据。有两名研究冠状病毒的科学家告诉CNN,他们怀疑在这些样本或其他任何武汉所的数据库中,是否有科学家不知道的任何遗传数据。 知情人士还称,填补这一缺失的“基因链条”并不足以证明新冠病毒是源自实验室泄漏还是由自然产生,仍需要更多其他相关线索,才能确定病毒的真正源头。 再过半个月,美国情报机构就要提交所谓的调查报告了,美方一些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除了媒体,还有坐在国会山上的议员们。据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的共和党议员们已经开始紧盯“实验室泄漏病毒”之说不放。 … Read More

超越德尔塔 “毒王”拉姆达诞生 已蔓延31国..(组图)

Delta、Delta Plus…未来会不会有Delta Pro Max?当全世界还在为Delta变异毒株犯难的时候,新冠病毒直接更新换代,升级成拉姆达变异毒株。 是的,你没看错,又一个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出现了,以它目前的实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 它的传播能力和速度还没超过德尔塔,但也大有席卷全球之势,目前已经蔓延到31国。 在2020年8月,科学家首次在秘鲁发现了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C.37,世卫组织将其命名为“拉姆达”。 当时“拉姆达”还没什么威慑力,但在今年,世卫组织突然将其归为“关注变种”(VOI)。 日本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生物学开放获取预印本平台上刊文指出—— 新冠病毒的拉姆达(λ)变异毒株不仅具有高度传染性,而且有可能逃避中和抗体。 而且日本研究者还发现,拉姆达变异毒株中有一个特殊的“突变”,是之前所有变异毒株中所没有的逃避中和抗体。 走出研究室,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眼前— 这个新的变异病毒,会不会出现在中国? 它的传播能力还能超过目前全球大流行的Delta变异毒株吗? 在了解这个新的变异毒株“拉姆达”前,首先要科普一下变异毒株的命名原则。 这次,拉姆达变异毒株最先是在秘鲁发现的,但是却没有称其为“秘鲁病毒”,原因就在于污名化已经太严重了。 由于媒体报道变异毒株时不约而同地按照惯例使用地名作为标识,如: “英国变异株”、“印度变异株”等等。 (疫情下的伦敦) 这些国家不得不面临和中国一样的舆论攻击,哪怕其中某些国家是去年污蔑中国的舆论推手。 就像此前南非发现的变异毒株,科学家在第一时间就使用科学命名法命名为B.1.351变种, 但媒体与相当一部分的科学家一直称呼它为“南非变种”。 普通人没有办法像病毒学家一样通过序列检索和认识新的变异毒株,只能依靠地名进行标注。 所以世卫组织采取了一套全新的新冠病毒命名方式,使用希腊字母标识人类前后发现的几种变异毒株。 于是就有了Delta和Lambda的名字。 最开始,去年8月Lambda在秘鲁首都利马被发现,已经传染至秘鲁、阿根廷、厄瓜多尔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目前,Lambda尚未在全球各地开花,81%的病例集中秘鲁,智利感染该病毒患者约占确诊患者的1/3。 在日本科学家的研究中发现,它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并对COVID-19疫苗更有抵抗力。 原因是,Lambda突变株的S蛋白的N端结构域(NTD)中插入的RSYLTPGD246-253N突变也与病毒毒力增加有关。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秘鲁接种了疫苗,邻国的智利的疫苗接种率很高,大约60%的民众至少接种了一剂 … Read More

纽约市污水发现4种新冠新病毒,恐由老鼠传人(组图)

纽约市委托一组研究人员在人类污水中搜寻COVID病毒和变种的踪迹,今年4月份有了惊人的发现。 经过数月的持续测试,他们发现了四种COVID突变组合,不但具有抗体抗性(antibody-resistant),可能降低疫苗有效性,而且可能经由老鼠或狗传染。 “The City”29日报道,从去年6月以来,来自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和皇后社区学院、新学院和密苏里大学的病毒学家和微生物学家团队一直在研究纽约市14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每周收集一次样本并分析它们的病毒浓度。今年1月,研究人员更进一步,分析了污水里的不同COVID-19变种病毒。他们发现了四种COVID突变组合,与拥有超过250万个变种病毒基因排序的全球数据库比对后,发现这四种COVID突变组合从未出现过,而且具有抗体抗性,也就是可能会降低疫苗有效性。 这些数据是初步的,尚未经过同行评审或发表在科学期刊上。但是,根据研究人员7月29日发表的研究预印本,纽约市下水道发现的病毒可能来自老鼠和狗。 大多数突变是在三个不同的废水处理厂中发现的,时间跨度数月。这意味着感染病毒的动物就住在下水道内或附近,而且其动物数量多到可维持至少半年的疫情。最有可能的罪魁祸首就是老鼠和狗。 尤其老鼠是有名的疾病带原者,长期以来一直是这座城市的祸害。疫情也对它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缺乏食物还导致老鼠数量下降,在整个疫情期间,纽约有数百万只老鼠死亡。 然而,目前部分地区的老鼠数量已经超过了疫前水平。在纽约市,311关于老鼠的投诉在疫情期间下降,但随着纽约市重新开放,投诉数量又再度爆增。 如果研究人员发现纽约市老鼠爆发了COVID病毒,那么它们也不是第一个感染病毒的动物。 联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指出,已有报道称狗、猫甚至纽约市的一只老虎感染了这种病毒。虽然该病毒在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极为罕见,但美国就曾出现水貂传染给人的例子。 研究人员表示,上个月他们向纽约市府官员介绍其调查结果时,对方反应相当冷淡。 他们被告知他们可以进一步调查,但市府环境保护局最初并未承诺提供额外的资金或支持。市府官员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已经审查了该团队的“初步”调查结果,并正在努力确定病毒突变的起源。卫生局发言人加拉休(Patrick Gallahue)写道:“对发现的突变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我们从临床测试和监测中知道的一件事,COVID-19正在纽约市传播,纽约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最佳方式是接种疫苗。”

Translate »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