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在澳洲遭杀害,尸体被塞金属箱

据外媒报道,7 月 19 日下午,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北部汉密尔顿的一栋公寓楼阳台的金属箱子里发现一具女性尸体。 警方负责人蒂姆 · 特雷齐说:” 尸体被放在一个金属箱内,箱子是密封的,遗体被一块布包裹着,已经严重腐烂,死亡时间超过一周。”” 法医人员整晚都在公寓楼,警察一直在与大楼内和附近的居民交谈。 ” 这起案件被视为是凶杀案。 一位邻居告诉媒体,警方要求提供附近地区可追溯到 4 月份的监控录像。经过确认,死者为 30 岁的中国公民燕琼(音译),她已经失踪 3 个多月。一名女子在网上查看照片时认出了死者身上的珠宝,属于她的女儿燕琼。 据悉,今年 4 月 12 日,警方接到报案有人称燕琼女士失踪了。特雷齐说:” 死者的母亲一直未能联系上女儿以后很担心,但是对方不在澳大利亚生活,她无能为力。” 目前,一名 26 岁华人男子赵阳(音译)在新南威尔士州并被捕。赵阳是燕琼的室友,他曾经表示好几个月没有见到她了,他说:” 我以为她搬走了。” 特雷齐称,两人并非情侣,但是有人看到 2 … Read More

扬州一核酸检测点出现“1传44”,传染者被立案调查

8月11日上午,扬州市第十三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举行,扬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劲松通报,8月10日0-24时,扬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4例。7月28日至今,扬州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48例。 扬州市已连续9天单日新增本土病例在30例以上。目前,扬州市共有2个高风险地区和92个中风险地区,第6轮大规模核酸筛查已启动。 疫情尚未见底,扬州防控形势仍然吃紧。 8月8日,扬州市纪委监委发布《关于对疫情防控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问责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显示:2021年8月1日,广陵区湾头镇财政结算中心工作人员王强(已因严重违法被立案调查并停职)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并已造成多人感染的严重后果。 时代周报记者根据已公布的流调信息统计,7月28日至8月9日24时,扬州市确诊病例中,因密切接触《通报》所提到的王强而感染的人数为44人,且感染地都指向一场不规范的核酸检测: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 有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7月29日,王强以志愿者的身份在湾头镇联合村核酸监测点工作。他同时表示:“可以肯定的是,王强当时的健康码肯定是绿色的。” 1传44 被立案调查的还有此前“1传65”的毛某宁。 时代周报记者根据流调信息统计,7月28日至8月9日24时,扬州市累计报告的本土确诊病例394例中,因密切接触“确诊病例1”毛某宁感染的患者共计65人。7月29日,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对其立案侦查。 相关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通报》中的王强就是扬州市“确诊病例38”。扬州市卫健委8月2日公布的确诊病例信息显示,38号确诊病例为一名58岁男子,8月1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时代周报记者根据流调信息统计,截至8月9日24时,在扬州市累计报告的本土确诊病例394例中,因密切接触“确诊病例38”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共计44人。 因密切接触“确诊病例38”感染的患者中,未成年人数为5人,年龄最小的感染者仅5岁;超60岁的感染者有1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为80岁。 扬州疫情中穿着隔离服的未成年人 8名公职人员被追责 根据“扬州发布”公布的流调信息,在王强的密接确诊患者中,有3名确诊病例58、61、62于7月29日-31日在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工作,另有30多名确诊患者曾在7月29日下午或晚上到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采样。 核酸检测点为何变成了“感染点”?《通报》解释称,7月29日,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导致在该检测点与王强密切接触的多名人员被感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上述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王强家在邗江区,在广陵区湾头镇财政结算中心工作。7月29日,王强以志愿者身份在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工作。 扬州市某社区一名志愿者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疫情期间做志愿者,需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接种2针新冠疫苗的证明,以及健康码和行程码都为绿码。该志愿者表示,必须同时具备上述所有条件,才有资格成为志愿者。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扬州市此前要求公职人员全部接种新冠疫苗,他因此认为,正常情况下王强应该接种了两针疫苗。“至于是否有核酸阴性证明,就不清楚了,他的核酸是在他的居住地,也就是邗江区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当时的健康码肯定是绿色的”。 对于在镇政府工作的王强,去担任核酸检测点志愿者是任务摊派,还是主动报名,“就不清楚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但因“检测点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导致在该检测点与王强密切接触的感染者多达44人。广陵区纪委监委对此立案审查调查后,包括广陵区委副书记在内的5人受到党内警告、政务警告、通报批评等处分。 值得注意的是,《通报》中,除了对广陵区的相关人员进行追责外,王强居住地邗江区的3名公职人员也被追责。 《通报》显示,7月29日至8月1日,在对王强核酸检测混采阳性进行复检的过程中,邗江区有关方面在隔离管控等环节工作失职,落实防控措施不实不细,造成疫情扩散。 一位不愿具名的扬州市主城区基层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邗江区的核酸检测是10人一组,王强所在组的核酸检测为阳性,但不能确认具体是组里10人中的哪一人,而且可能由于没有及时进行隔离管控,导致王强去了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做志愿者。 上述知情人士强调:“目前王强正处于被立案调查阶段,现在很多事情都在求证调查,后续会有情况通报。” “仍在调查中” 关于王强的争论,还集中在他的流调轨迹。 据8月2日“扬州发布”的通报:王强于7月23日晚在江都商城附近鲤鱼门饭店就餐,后至巨星KTV唱歌。7月24日上午至扬州市交警二大队(史可法路)办事,下午在莱东苑棋牌室打牌。7月26日上午正常上班,中午在湾头镇政府食堂就餐,下午至交警二大队。7月27日-28日正常上班。7月28日晚在望月路望月阁私房菜用餐。7月29日下午在湾头镇联合村。8月1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有扬州市民对时代周报记者抱怨:“他又是搓麻,又是KTV,如果他早点报备居家隔离的话,就不会造成那么多人感染了。”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扬州市早期的疫情防控政策发现,7月28日,扬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通告称:7月27日晚,我市发现一名南京来扬人员新冠病毒核酸初筛结果呈阳性(未确诊),为快速阻断疫情传播链条,自通告发布之时起,扬州主城区(邗江区、广陵区等)范围内的娱乐场所、室内文化体育场所、洗浴中心等一律暂停开放,餐饮场所禁止堂食,重点区域人员足不出户。 … Read More

于月仙车祸现场惨况曝光 网友:司机开的是多快?

8月9日,知名演员于月仙在前往内蒙古阿拉善进行拍摄工作时,因车祸导致重伤不幸离世,享年50岁,引发网络热议与哀悼。 据新京报记者采访当地交警,于月仙乘坐的车辆车顶被全部掀开,她坐在副驾驶后方位置,事发时车内四人都系了安全带。 车速过快,于月仙遇难、两头骆驼死亡 据悉于月仙一行人乘坐的SUV由于车速过快,凌晨行驶在路上时与两头骆驼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于月仙伤势过重不幸遇难,两头骆驼死亡。 紫牛新闻采访的一位附近目击者表述,事故现场周围已经被封锁,现场有一辆棕色路虎车,景象十分惨烈,骆驼的内脏被撞得四散开来,遍地都是,该目击者推测司机的车速应该是非常快才会造成那样的事故现场。 阿拉善右旗当地一名牧民透露,事发路段离村庄比较近,白天经常有放养的骆驼穿过马路,出过不少车祸,“228线公路部分路段有铁丝网做车与动物的隔离,但不是全段路,村庄附近骆驼穿行公路很常见。” 在网络上,一开始网友们对于月仙不幸遇难的噩耗难以接受,在确认了事件真实性后纷纷表达了震惊与不舍。 于月仙曾出演《西游记》中的女妖精 警方通报出来之后,引发了很多网友的质疑,凌晨三点多,司机是否处于疲劳驾驶,事故还造成两头骆驼当场死亡,这车得开多快才能造成如此惨烈的景象。 有网友评论道“车速太快,来不及刹车,直接撞上,能把骆驼撞的内脏飞,速度估计不低于80。导致谢大脚去世大概率是为了休息,没系安全带。2019年去过一次二连浩特,过道上确实能见到骆驼,还差点撞上,幸好刹车及时。然后夜里的内蒙那边路上车少,车速快。夜里走高速,基本上看不到多少车。”另有网友跟评道“这车速至少得140迈以上了!” 还有网友表示自己“去年就是在这个地方差点撞上”,并配上了照片。 图源:微博用户“牜Freedom” 据当地牧民表示,当地人夜里自己开车到事故多发地,因为知道有骆驼,车速会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这起事故如果是车速过快,等看到骆驼时已经来不及了。 来源: 财经正解局

旅游业和商界领袖欢迎新西兰明确何时以及如何重新开放

旅游业和商业领袖欢迎政府重新连接新西兰与世界的计划。 周四早上在一个“重新连接新西兰人与世界论坛”贾辛达·阿德恩总理概述了新西兰将如何重新开放边界,同时保持消除COVID-19的战略。 从 2022 年第一季度开始,新的基于风险的边境设置将建立低、中、高风险的入境通道。 试验计划接种疫苗的工作人员将被允许出国旅行和在返国后自我隔离将在 10 月至 12 月之间进行。 虽然 Ardern 的发言没有提到”游客”或”访客”,但旅游部门欢迎政府就重新开放边界提供的详细程度和清晰度。 参加论坛的新西兰旅游业协会首席执行官 Chris Roberts 表示,他很高兴看到政府致力于开发安全往返新西兰的新方式。 罗伯茨说:“正如预期的那样,我们将分阶段地、基于风险的与世界重新开放。” 他说,虽然试点计划没有提供直接的旅游效益,但如果成功,它将为从 2022 年起允许来自低风险国家的游客访问而无需进入管理隔离和检疫( MI Q )指明道路。 他说,新西兰旅游业协会热切希望与政府合作,建立一个旅客健康申报系统,其中包括离境前申报和对希望来新西兰的人进行入境检查。 目前,接种疫苗仍然是关键,罗伯茨说。 “旅游企业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鼓励所有员工、家人和朋友都接种疫苗。” 新西兰旅游出口委员会首席执行官 Lynda Keene … Read More

世卫组织:2022年初全球新冠确诊或将超过3亿例

中新网8月12日电 综合报道,11日,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称,如果目前的发展趋势持续下去,2022年初,全球新冠确诊病例总数将超过3亿例。该机构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向较贫穷国家提供更多检测用品、治疗方法和疫苗来减缓传播速度。   8月1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6个月前,世卫组织报告了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达到1亿;上周,累计确诊病例达到2亿,而“我们知道实际病例数更高”。   谭德塞指出,全球新冠感染人数是否会达到、以及多久会达到3亿,将取决所有人的作为。以目前疫情发展趋势,预计至2022年初,全球确诊病例总数将超过3亿例,但还有机会去改变。   世卫组织官员此前表示,迫切需要77亿美元的资金,以帮助在低收入国家分发疫苗、提供氧气和医疗服务。   此外,谭德塞也对西非出现关注的马尔堡病毒(Marburg)病例示警。他表示,几内亚此前通报该国西南部一名男子死亡,这是西非首例马尔堡病毒病例,世卫以及合作伙伴正支持几内亚卫生部调查病毒来源,并追踪约150名接触者。

美加英澳日近期入境政策更新!

进入8月,疫情控制再复杂,德尔塔在全球带来新挑战。主要国家入境政策也在随之变化,整理一些主要国家的政策调整供亲友出行参考。 加拿大:8月9日起取消3天酒店隔离 加拿大目前已经有75%的人接种了第一针疫苗,50%的人已经接种完成两针疫苗,在这一情况下,加拿大联邦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入境相关放松政策,如允许已经完全接种认可疫苗的旅客以随意理由入境等。 1、入境政策 根据新政策,加拿大将在8月9日起对美国公民和绿卡持有人开放入境。9月7日起,对其他所有国家开放。同时,针对新政前就已经可以入境的旅客,如果完全接种认可疫苗,在8月9日起,也不会被拒绝登机。值得注意的是,从8月9日凌晨12:01起,所有入境的旅客都将不再需要入住隔离酒店,这是这次新政策中对留学生们来说较为利好的消息。一是可以省一笔钱;二是可以不在入境城市改签机票(如需)。首次获签的新生,不建议早于开学前4周抵达加拿大境内。 2、隔离及检测要求 虽然可以避免酒店隔离,但如果没有接种加拿大政府认可的疫苗,依然需要居家隔离14天。此外,12岁以下的儿童,随着已经完全接种认可疫苗的父母入境,可以不再需要14天隔离,但是要避免去学校和托儿所等地方。再次提醒,新政是对已经完全接种认可疫苗的旅客开放入境。由于现阶段在中国并不能接种到加拿大政府认可的疫苗,因此本次政策放松对留学生家庭的最大利好仍数取消酒店隔离一项,也期待日后加拿大政府进一步扩大疫苗认可范围。 美国:留学生直飞入境 最近美国在秋季返校政策上不断传出利好消息,不少美国高校表示将于2021年秋季开学后恢复线下教学。 1、入境政策 如就读院校定于2021年8月1日后开学,持有效F-1/M-1签证的留学生可在开学前30日内直接入境。 对于F-1/M-1签证学生的具体要求: A、学术课程只有在2021年8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才有资格获得; B、只允许在开学前30天内进入美国; C、签证必须在有效期内; D、需要重新办理签证的,尽快查看大使馆签证服务状况,有资格获签的申请人,将自动被考虑获得NIE,无需特别申请; 根据使领馆公布的数据,6月共有33,896名中国籍学生拿到了F1签证,这一数字比5月份的22,611名多出11,000多名。从往年数据来看,7、8两月签证发放数可能还会更高。 10043号总统令等政策原因导致了部分研博学生签证被check、被拒签,深受大家关注。后续变化还需持续关注。 2、隔离及检测要求 目前入境美国仍需提供出发前72小时内出具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并在入境美国的五天内尽快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入境后,未接种疫苗的人员需隔离7天,已接种疫苗的自我隔离3天。美国高校关于疫苗接种问题制定新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多所学校表示认可世界卫生组织(WHO)批准的国产疫苗。 英国:将取消大部分疫情限制措施 英国英格兰地区现已全面进入解封阶段,本次解封除了取消英国国内关于新冠病毒制定的限制措施外,英国政府也在出入境政策及规则和出国旅行方面做出了修改。出入境方面的政策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更新“红绿灯”系统中的名单(中国依旧在琥珀色名单中),完整名单较长,请进入英国政府的网站进行查询:https://www.gov.uk/guidance/red-amber-and-green-list-rules-for-entering-england#red-list修改了入境检测隔离政策。 1、入境政策 7月19日起,完成由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接种的两剂疫苗(阿斯利康、辉瑞、莫德纳、强生杨森),且第二剂疫苗接种已满14天的人员,从琥珀色名单国家或地区入境不必再进行为期10天的自我隔离,入境时只需在登机前出示完全接种疫苗的证明文件; 入境人员仍需在登机前获取符合要求的核酸检测的阴性报告,并在入境后第2天再次进行核酸检测; 18周岁以下儿童从琥珀色名单国家或地区入境英格兰无须居家隔离,具体年龄段划分需要遵守的规则如下图; 取消暂停前往琥珀色国家或地区旅游的建议(但出行旅游前仍应阅读FCDO travel advice)。 2、隔离及检测要求 … Read More

全美现12.5万例突破性感染!又一变种悄然来袭!

内容摘要 完全接种新冠疫苗对预防新冠引起的严重感染、住院和死亡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但已接种疫苗的人群中仍然有人感染,即所谓的“突破性”病例。截止发稿,美国目前已现12.5万“突破性”病例。 与此同时,虽然Delta变种病毒造成了超过93%的感染病例,已经成为美国新冠病毒的主要毒株,但另一种变种病毒也在悄然而至,席卷了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 针对Delta变种 莫德纳比辉瑞更有效 虽然在美国或欧洲的突破性病例非常少,但专家指出,这些病例的出现有很多原因: ①疫苗并非100%有效; ②疫苗有效性可以持续多久; ③更具传染性的变种毒株可能是主要因素。 事实上,当局很难确定到底有多少突破性病例,因为突破性病例往往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很容易被忽视。 尽管如此,NBC在美国38个州发现的125,682例“突破性”病例,仍不到今年年初以来完全接种疫苗的1.642亿多人的0.08%,约为每1300人中有1人。 也就是说,与未接种疫苗的人数相比,接种疫苗的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数非常少。 英国加的夫医学院(Cardiff Medical School)的学生安德鲁·弗里德曼(Andrew Freedman)表示,突破性病例在预料之中。他说:“疫苗在预防严重感染、住院和死亡方面非常有效,但在完全预防感染方面效果不佳。”“而且我们也不清楚,加强针是否能增强保护,并减少Delta感染。” 必须强调的是,研究表明,完全接种疫苗的人感染新冠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突破性感染仍待研究,英国6日(上周五)发布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接种过两剂疫苗的人感染新冠的可能性比未接种过的人低3倍。且传染其他人的可能性更小。 该研究由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进行,项目负责人保罗·埃利奥特(Paul Elliott)教授表示,研究结果突出了新冠疫苗的优势和局限性。他说:“两剂疫苗能预防感染,但没有疫苗是100%有效的,我们知道,一些接种了两剂疫苗的人仍然会因为这种病毒而生病。” 帝国理工学院传染病动力学教授史蒂文·赖利(Steven Riley)说,在完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所谓的“突破性感染”需要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在Delta变种疯狂传播的当下。 赖利说:“众所周知,Delta具有高度传染性,因此,我们可以从我们的数据和其他人的数据中看到,突破性感染正在完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发生。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感染者的传染性,因为这将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未来几个月的情况。” 又一变种新冠病毒汹汹来袭美西当地时间8月10日,据多家媒体报道,虽然Delta变种病毒造成了超过93%的感染病例,已经成为美国新冠病毒的主要毒株,但另一种变种病毒也在悄然而至,席卷了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 Lambda变种,也被称为C.37,于2020年8月在秘鲁首次发现,此后传播到其他国家,许多位于拉丁美洲的国家被波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6月中旬的报告,目前已经在29个国家、地区发现了这种变种病毒,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国、西班牙、智利和阿根廷等。 有媒体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Delta病毒株列为“忧心变种”(variant of concern),而Lambda变种则为“关切变种”(variant … Read More

恐怖! 加拿大爆枪击 4死伤全是华裔! 街头闲聊遭无故爆头 警方担心凶手会杀更多!

大温43岁男子中弹重伤! 刚刚过去的周日,加拿大多伦多的唐人街发生一起枪击案,2人当场死亡,2人中枪重伤。 就在大家以为又是一起黑帮纠纷时,今天警方公布了有关该案令人震惊的消息: 4名死伤者,全部都是华裔!他们与开枪凶嫌没有任何关系,4人就站在那里闲聊,竟无故被爆头! 更有刑侦人士表示,整个过程像是行刑杀人,警方现在正极力追凶,担心凶手“可能再对其他人下手。” “不敢相信这竟然是加拿大,”有网友表示,“出门在外竟然随时有生命危险?” “这太恐怖了。凶手还没有被抓到,他是不会针对华裔?这让我们怎么敢上街?”另一网友害怕。 事情发生在8月8日早上约6点。 多伦多警方接到枪击报警后,赶到唐人街所在的Spadina 街夹Nassau街地段,在那里发现了4名中枪的男子,有2人已当场死亡,还有2人中枪被送往医院。 经过调查,4名男子的身份被确认,全部是华人,还有1人来自BC省本拿比市。 2名死者分别是27岁的党姓男子Anthony Dang和32岁的谭志(Zhi Tan,音译)。 2名伤者的姓名未有公布,分别是31岁的多伦多居民和43岁的大温本拿比居民,后者因伤势过重,目前还在医院治疗。 枪案发生后,警方一度认为是4名男子发生争吵,导致双方交火。 尔后,警方又锁定了2名凶嫌,但不知枪手和受害者是否认识,确认枪手已经逃走。 周一,信息再次更新,负责此案的多伦多警方凶杀组高级调查员Terry  Browne在接受明报采访时表示,初步了解到的情况是,4名受害者和凶嫌似乎没有关系,过去也无来往。 他还表示,已经和被害者家属有接触,了解到案发时,4名受害者不过站在那里闲聊,却遭2名枪手爆头,其中2人当场死亡。 “这使得我们非常担心,这2名凶手可能随便开枪杀人,如果不抓捕他们,可能他们还会对其他人下手!” 警方还表示,凶手都身穿深色衣服,但因为都戴着口罩,看不清楚,所以暂时没有发布他们的信息。 “这是一起正在调查的案件。警方还在案发地进行调查,以确定枪击案的全部情况。” 此外,根据CTV获得的监控画面,枪案发生时,当枪声响起后,周边路人惊惶逃离现场。 视频还记录了一名“逆行”的黑衣男子,在本已逃离后,又折回,扶着一名身穿白色衣服,左肩正在流血的男子离开。 调查已确认白色流血男子就是其中的一位中弹受伤者。 警方呼吁民众提供信息,如果有人在8月8日早晨见到过死亡的2名男子,或附近商店有安装摄像头,或有人开车经过且有行车记录仪,应该立即和警方联系。“任何微小的信息,都可能在调查中起到重大作用。” 而根据刑侦人士,2名死者都是被爆头死亡,整个过程看起来很像是行刑杀人,相信警方也会从这个方向展开调查。尸检安排在今天(10日)进行。 枪案的发生让当地居民倍感震惊和害怕。 一位女子表示,我就住在这附近,我每天都会经过这里,这真的是太恐怖。我吓坏了。 … Read More

最新结果!针对Delta病毒 莫德纳和辉瑞谁更胜一筹

最近,给打了莫德纳的小伙伴们一个好消息: 最新研究则指出, 莫德纳对Delta病毒的防护力, 优于辉瑞/BNT(Pfizer/BioNTech), 可能是对抗变种病毒的最佳疫苗! 根据《路透社》报道, 一份上传到医学研究论文, 预印本发布平台“medRxiv”的研究, 针对美国梅奥诊所医疗系统, (Mayo Clinic Health System) 5万多名患者进行追踪调查: 结果发现莫德纳的保护力从2021年初的86%, 到今年7月份降至76%, 但辉瑞/BNT从76%降至42%, 这意味着辉瑞/BNT疫苗, 在对抗Delta病毒的效力上, 可能不如莫德纳。 另一项加拿大西奈健康研究所, 研究则显示, 养老院的住民在接种莫德纳疫苗后, 对变种病毒产生了, 比辉瑞/BNT更强大的保护力。 就在最近,莫德纳官方数据表示, 接种2剂莫德纳新冠疫苗后的6个月内, 对抗新冠病毒的有效保护力可维持93%, 与最初的临床测试结果, 所获得的94%保护力没有太大分别; … Read More

西非新发这种病有多危险?有何症状?大瘟疫会不会出现?

马尔堡(Marburg)热和埃博拉(Ebola)热鲜少发生,但患者通常病程严重。此病有何症状?是否已有对付它的疫苗?会不会很快出现大瘟疫?以下是若干回答。  (德国之声中文网)西非国家几内亚卫生当局和世卫组织确认,该国发现首例危及生命的马尔堡热病例,——在该国宣布埃博拉疫情结束近两个月后。 有哪些症状? 马尔堡病毒是已知最危险病毒之一。它会感染血液、肝脏和皮肤细胞,从而在人体内迅速强力扩散。 在5至10天的潜伏期后,感染者会突然发烧、头部和肌肉疼痛,以及由于血液凝固受损而导致皮肤和粘膜出血,口腔、眼睛、胃肠道和内脏亦受影响。 马尔堡病毒能感染并毁损血液、肝脏和皮肤细胞 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神经麻痹症状。此外,严重的凝血障碍会引发“失血性休克”,使器官和循环衰竭,从而导致死亡。除非得到重症监护,否则,大多数患者都会死亡。 以何种方式传播? 该病毒经由感染者的血、尿或口水等体液传播给他人,这就是密切接触者和护理人员会被感染的原因。 该病毒体外存留时间不长,因此,经由空气中的飞沫感染极罕见。 是否有针对性疫苗? 德国马尔堡大学病毒学研究所所长贝克尔(Stephan Becker)教授 马尔堡病毒的疫苗尚未获批准。德国马尔堡大学病毒学研究所所长贝克尔(Stephan Becker)教授告知,已有相关疫苗, “开发针对马尔堡热的疫苗实际不难,若干疫苗在动物试验中显示良好效果,但到目前为止,尚无获批所需的临床研究。” 与SARS-CoV2冠状病毒相比,缺乏研制马尔堡病毒疫苗的政治意愿和经济动力。病毒学家贝克尔博士指出:“它与2013年埃博拉病毒的情况完全相同。我们当时与其他很多人合作,较快实施了I期临床研究,然后在西非完成了 II 期和 III 期研究。疫苗的确很好。2018 年,默克(Merck)制药公司为刚果爆发的埃博拉病毒生产了数十万剂。” 此间,该疫苗已获批上市。 贝克尔教授指出,“针对马尔堡病毒,已有一种非常相似的疫苗,甚至可能比埃博拉病毒疫苗更好。在猴子身上,这种疫苗即使在感染后也有效,所以,甚至可作为治疗性疫苗接种。原因或许在于,马尔堡病毒的繁殖速度比埃博拉病毒要缓慢些。” 他相信,一旦完成必要的临床研究和审批,只要有意愿,马尔堡病毒疫苗便可快速投入生产。这位德国病毒学家还表示,鉴于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十分相似,亦可考虑混合接种。他说:“是的,那会很理想。这已在动物实验中做过尝试,效果非常好。” 如何治疗? 由于感染风险高,感染者通常必须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并被隔离。 到目前为止,医生只能治标、输液以防止体液流失、用电解质代替血盐、用葡萄糖调节糖平衡。 另外,使用其它药物以期稳定血压、降低发烧或停止腹泻或呕吐。若发生大出血,则给予患者血液储备和凝血因子。 世卫组织认为,目前,推荐使用瑞德西韦(Remdesivir)治疗马尔堡热,证据尚不充分 贝克尔教授则认为,应考虑使用也用于 … Read More

Translate »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