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没碰面也中招!2人所住大楼相邻就被感染

刚经历罕见洪灾的河南省郑州市,自上月30日突发疫情后,截至10日24时,已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134例、无症状12例。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联合指挥部11日举办记者会,会上通报,流调发现,有2例病例只是属于同一社区、但所住楼栋相邻,但依旧被感染,「充分说明Delta变异病毒的高传播性和隐蔽性,潜在感染风险较大。」 据中国官媒《澎湃新闻》报导,8月9日公布的阳性病例活动轨迹显示,127号病例与44号病例同楼栋居住;125号病例与21号病例属于同一社区、但所住楼栋相邻。 通报表示,这些病例提醒,必须坚决防止发生交叉感染、聚集性感染。对于中高风险地区,要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措施,做到「足不出户」;对封控区域内,原则上「足不出院」,尽量做到「足不出户」,用最大力量、最短时间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通报强调,目前,郑州全市已有29个中高风险区域,郑州市封闭区、封控区水电供应和管网设施运行正常,备品、备件充足,抢修人员和车辆24小时待命。全市米面油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运行正常、价格平稳。疫情发生以来,全市9家大型商超累计投入运输车辆1430辆,运送民生物资3500吨,其中封控区315吨,保证了正常生活供应。 据悉,郑州发生本轮疫情以来,为快速有效阻断疫情扩散,就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郑州市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结合确诊病例所在小区分布,郑州市及时发布6号、10号、13号、17号、20号通告,动态调整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合理确定封闭、封控、防控区域边界,分类实行「足不出户」、「足不出院」、「非必要不出市」等管控措施。 来源: 澎湃新闻

儿子炮轰老爹几百亿流失美国?81岁董事长退休难

在封建时代,废太子可是个大忌讳。 不过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儿子太不成器、老子又太过强势的时候,这事往往就没啥阻力。 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万洲国际,也就是双汇的母公司,就正在经历这么一遭。 两个月前,万洲发了份公告,把大老板万隆的儿子万洪建给撸了。 免职的原因很有意思,据说是儿子跟老子当面起了冲突,还对公司财产做出了不当攻击行为、甚至逼得万隆叫了保镖,这岂不是反天了?所以大老板很快就做出了“废太子”的决定。 不过对这个说法,万洪建还是有点意见的。 在事后的媒体采访中,他透露自己打算谈两个事,其一是后续的日程安排,其二是公司CEO的人事任命,不知怎么就戳中了万隆的敏感神经——“我没有跟任何人讲过,谁告诉你的?” 为了避免冲突的发生,他本想两手一摊就此离开,可万隆的女秘书却又给火上浇了一瓢热油。看着一个秘书都能对自己吆五喝六了,这直接把“郁郁不得志”的万洪建弄“破防”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完全崩溃、我大声狂呼‘滚!’,以拳头砸向靠墙的房门,用头撞击玻璃墙柜,以此宣泄心中愤懑。” 再后来,满头血迹的他就被保镖按倒在地,并在万隆的要求下被拍照取证。又过了没几天,公司的免职公告就下来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太过愤懑,事后万洪建毫无遮拦地跟媒体揭了些自己亲爹的老底——比如收购海外屠宰公司、放任几十亿美元外流美国,再比如把几亿股票激励收入自己囊中等等。 对被踢出圈子的万洪建来说,他希望如今的双汇要变革。 这得扭转万老板的认知和境界,要舍得真正放权、不能贪恋权力带来的愉悦感,这样才能再造一个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 不过对81岁高龄的万隆来说,大儿子闹出的这场风波实在是不值一提。AD 对一个纵横商场数十年、又极端信奉强人政治的企业家来说,尽管目前公司出了不少问题,但只要掌舵人还是自己,这艘大船就依然会像十几年前那样安然无恙。 因为在万隆的人生经验里,无论是与体制博弈、与市场较量、还是是与资本过招,最后的胜利者都是他自己。 1984年的时候,44岁的万隆被工友们推选为漯河肉联厂厂长。 这位置就是个烫手山芋,整个厂子资产不到400万,却有500万的负债,已经沦落到了破产的边缘。 为了盘活厂子,性格强硬的万隆不仅开掉了一批拖后腿的老员工,还顶住压力放开收购价格,从各地收来了稀缺的猪源,救活了半死不活的肉联厂。 那会价格管制尚未放开,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干得好了也罢、干不好可是要被问责的,万幸的是厂子最终盈了利。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款名为火腿肠的产品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万隆看中了这个机会,于是决定投资扩产、大干一场。 不过对这个地方小厂来说,找钱的过程是相当艰难的。就为了一笔30万元的贷款,万隆不得不在春节前的雪夜里守在银行行长家的大门口,一直等到半夜才见到人。 后面的事情还是比较顺畅的,1992年双汇火腿肠问世、1997年双汇王中王问世,通过将原料中添加的大量瘦肉为卖点,双汇慢慢坐稳了火腿肠市场的头把交椅。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的傲慢也在万隆心中种下了一丝芥蒂。所以在后面的日子里,他也开始尝试引入港资、外资——但有一个红线是不能碰的,那就是公司的控制权。 几十年间,万隆陆续引进了十余家投资者进驻,完成了改制、上市以及重组等多轮资本运作。但没有一家投资方敢说从万隆手里占到了便宜,无论是首富还是外资。 比如一开始找上门的龚如心,就曾想过用出资的方式控制双汇、并更换商标。 这位龚女士可不是一般人,她的丈夫是华懋集团的王德辉,就是那个一手开启买房按揭时代的香港地产大亨,夫妻俩都属于那种说一不二、相当难缠的角色。 没想到,这个提议却被强硬的万隆一口回绝,还说如果龚如心坚持就撤了她的股份,一时间闹得相当紧张。经过了一系列博弈,最终这个香港女首富还是向双汇低下了头。 连傲慢的港资都说了不算,后面的事情就更好办了。万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仅成了火腿肠届的老大,更进一步控制了国内的大部分肉制品市场。 2006年的时候,高盛和鼎晖资本出资2.5亿美元收购了地方政府持有的双汇股份。一时间,“卖国”、“贱卖国资”等论调甚嚣尘上,但这些流言根本就影响不了万老板的决定。 … Read More

刚刚 参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了3.5万亿美元支出计划

美国参议院周三清晨以微弱优势批准了3.5万亿美元支出计划,该计划将用于拜登总统当前最为优先的事项;此前议员们就是否需要大规模支出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贫困问题进行了辩论。经过大约14个小时的投票,参议院以50对49票通过了这项预算决议。投票结果与党派分布情况相符。 据路透社报道称,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参议院两党周二以69比30的投票结果通过了1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法案,将对道路、桥梁、机场和航道进行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投资。不过这项措施在众议院的前途仍不明朗。 参议院民主党人随后将目光转向一项预算决议案,其中包含对数万亿美元后续方案的支出指导,该方案包括为普及学前教育、可负担住房以及环保技术作出的预留。 周二参议院开始进行“连续投票(vote-a-rama)”,这一程序让参议员有机会对不具约束力的预算决议提出修正案。程序在周三早间继续进行。辩论可以持续数天,除非政党领袖同意缩短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参议员们对近50项修正进行了投票,包括一项防止对年收入低于40万美元者增税的修正案,禁止纳税人资助堕胎以及雇用10万名警察的提案。所有这些表决都在参议院获得通过。 来源: 法广

女儿不结婚,上海阿姨捐千万房产给国家:后继无人

父母奋斗一辈子,身后财产无非是留给子女,庇护下一代。老人百年,儿女因为争夺财产闹得不可开交的不在少数。 然而上海的一对母女却做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把名下一套价值千万的房产无偿捐出,思维想法都很通透。 精致阿姨立遗嘱 千万房产无偿捐赠 8月4日,上海,遗嘱中心内来了这样一对母女,她们表情平静,风轻云淡,讲出来的话却犹如“重磅炸弹”,年长的阿姨要无偿捐出房产,为国家出一份力。 只见那阿姨衣着考究,淡粉色长裤,浅咖色开衫慵懒随性,一头法式微卷短发,浑身都散发着精致的气息。 视频中,母女二人正办着捐赠手续,在相关资料上签字、通过大厅仪器录入信息、和工作人员拍照…… 等待期间,二人还坐在沙发上查看其他人写下的“幸福留言”,里面多是老人的叮嘱、对子女的期望,或是对人生意义的参读。 据了解,阿姨姓吕,她所捐赠的房产价值一千多万,目前电梯还没有装好,正在建设中, 吕阿姨说,生死不由人,刚开始她和所有人想法一样,要把房子留给女儿,可是女儿享受未婚,也不想生孩子,这样一来就算她把房子留给女儿,等女儿老了依然是没有人继承。 能做出如此大气选择的,自然是不缺钱的,多一套房产对生活的改变也不会特别大,所以女儿提议,要不然把房产捐出去吧。女儿的这种想法吕阿姨举双手赞成,于是二人就来到了遗嘱库。 工作人员效率很高,4日当天遗嘱就成功立下,谈起感受,吕阿姨称自己很轻松。 受家中长辈熏陶 心中有信念 吕阿姨的女儿叶女士表示,之所以会做出这个决定,离不开外婆和母亲的熏陶。她早就有捐赠财产的想法,是一种信念,“一定要来”。 叶女士说,明星周润发对她的影响也很大,周润发捐出56亿财产的举动深深感染着她,人活一世,钱乃身外之物,毕竟人不会永远拥有财产。 捐出来的这些钱,不管国家是用来帮助贫困群众,亦或是努力攻坚,她都举双手赞成。看母亲立遗嘱成功,心情也放松下来,算是解决了一块心病。 视频中,叶女士穿着朴素,说话声音轻柔缓慢,看得出来,是一位有知识、有素质的新时代女性。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被网友顶上热搜榜,为这二人点赞,长辈很开明,不仅支持女儿不婚,还赞成女儿的提议,境界高。 有网友表示,在上海这种情况不算少见,尤其是一些经济实力强的丁克家庭。“老公堂姐也是这样的,夫妻俩都是高薪工作,以及双方父母的家产,少说也有3000多万,夫妻俩40岁,丁克,准备以后把财产全部捐赠。”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不理解,认为可以把房产留给亲戚,这样老人百年后,女儿生活中也能有人搭把手。 来源: 宝清融媒体中心

新西兰房价上涨 25% 创历史新高

新西兰房地产协会表示,房价在去年 7 月份上涨了 25.2%,创下历史新高,但有迹象表明增长正在放缓。 该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房价中位数从去年 7 月的 659,500 纽币升至 7 月的 826,000 纽币。 16 个大区(Region) 中有两个大区的中位数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两个大区的中位数价格与历史新持平,20 个地区(District)!的中位数价格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一个大区是奥克兰,该大区每年上涨 28%,从去年的 918,000 纽币上升至 7 月份的创纪录中位数价格 1,175,000 纽币。 坎特伯雷房价也创下新纪录,从去年 7 月的 477,000 纽币上涨 … Read More

四川导演起诉刘德华等抄袭并索赔近1亿,咋回事?

因认为刘德华监制并主演的影片《扫毒2》在人物设置、叙事结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重要情节、结局表达、人物职业、拍摄表现手法、人物海报设计、片名设计、服装设计等诸多方面几乎是“完全”抄袭成都环球博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球博纳”)2006年拍摄的电影《完美情人》,近日,环球博纳将刘德华以及电影《扫毒2》6家出品方公司以侵权纠纷告上法庭,提出连带赔偿9999.9999万元人民币。 8月10日,上游新闻记者获悉,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已对此立案。 ▲成都环球博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拍摄的影片《完美情人》海报。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扫毒2》被指涉嫌抄袭 公开信息显示,《扫毒2》于2019年7月5日在内地上映,刘德华担任制片人、主演,累计票房高达13.13亿元,还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华鼎奖等最佳影片的荣誉,并代表中国香港角逐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奖”。 环球博纳起诉称,《扫毒2》与导演阿生(成都环球博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原名苟钰生)2006年执导电影《完美情人》(优酷视频发行版本为《春天别恋》)人物设置、情节、典型动作等完全相同。《完美情人》人物设置为4个男人的故事:男一梁风(阿生饰)、男二丁力、男三警察张强,以及男一、男二曾经共同拥戴的长者姚坤(义父)之间恩怨情仇的故事。 《扫毒2》中人物设置同样也是男一余顺天(刘德华饰)、男二地藏(古天乐饰)、男三警察林正风(苗侨伟饰),以及男一、男二共同拥戴的长者余南(郑则仕饰)之间恩怨情仇的故事。 8月10日,导演阿生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按照香港影片以往经验,警匪片中“卧底”的真实身份,原本就是警察;但《扫毒2》中却将“卧底”身份设置为“想做好人却在黑帮长大的人”,与13年前就在全国发行的《完美情人》完全一致。男一与男三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也高度雷同,都是因为同一位女性才“偶然相遇”,甚至连演员出场顺序都一样:男一与女孩在场,男三后出场,完成二人首次交锋。 除此之外,两部影片在叙事结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重要情节、结局表达、人物职业、拍摄表现手法、人物海报设计、片名设计、服装设计等诸多方面均有重合。 阿生表示,在2020年底发现《扫毒2》有抄袭嫌疑,于是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收集证据,目前已将相关证据递交至法院。 ▲环球博纳民事起诉状中的《完美情人》与《扫毒2》主要人物关系对比图。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刘德华等遭索赔1亿 法院已立案 据导演阿生介绍,《扫毒2》抄袭《完美情人》实际上是刘德华第二次严重抄袭自己的电影作品。早在2007年底,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阿生曾向刘德华及其公司“映艺娱乐有限公司”寄送过自编的电影剧本《和刘德华一起唱歌》,征求意见并希望取得合作。 在双方洽谈合作事宜时,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丧失亲友的阿生暂时告别自己所热爱的电影事业,投身到家乡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宣传工作中。 阿生提出,2015年刘德华及其公司映艺娱乐有限公司拍摄的电影《我的少女时代》情节:女主非常喜欢刘德华,男主吃醋与其分手,结局刘德华出现并劝两人复合,与自己向刘德华方寄送剧本《和刘德华一起唱歌》情节高度重合。 阿生介绍,2007年12月底,他就把《和刘德华一起唱歌》剧本、项目书原件等材料寄送给了刘德华公司电影部工作人员洽谈合作,双方来往邮件可作为证据。 据环球博纳民事起诉状,原告请求刘德华及6家相关公司停止侵权活动;在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显著位置发表经原告认可的公开道歉声明;连带赔偿原告9999.9999万元人民币(立案规定的最高赔偿金额),并承担原告为本案支出的合理费用共计60万元及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于7月20日正式立案受理。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对于起诉刘德华是否有蹭热度之嫌的提问,阿生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这不是蹭热度,而是《扫毒2:天地对决》在诸多方面,就是在“完全”抄袭自己的作品,应该说“完全”剽窃了自己的作品《完美情人》更加准确。 记者还注意到,“四川依然美丽”大型公益活动组委会官方微博发表了一篇四川省作家协会原创研室副主任、国家一级作家孙建军的文章《刘德华居然也抄袭:我们有话说》。该文章称:“完全有理由隔空喊话:天王巨星级的影视人刘德华先生,你不仅欠阿生导演一个说法,你也欠你的所有粉丝影迷一个说法,你还欠文学艺术这个被视为神圣事业的行当一个说法,你更欠整个社会追求公平正义崇高理想一个说法。” 8月10日,记者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获悉,法院已收到环球博纳提交的详细证据,于7月20日正式立案受理。 来源: 上游新闻

美国基建计划:这一万亿美元将如何改变历史?

在美国国会就2700页的文件进行了长达50个小时的辩论之后,总值1万亿美元(7220亿英镑)的基建计划前景依然矇眬——这一点容后再述,但是这个大刀阔斧的计划,历史性也并不在此。 预计法案周二(8月10日)会在参议院通过,但这也只是意味着它会被踢回到众议院。只有在得到众议院的通过之后,这个万众期待的法案才能被送到乔·拜登(Joe Biden)的手上签字。 有这项沉甸甸的、“一代人一遇”的立法在向着国会山的路途上一路前进的同时,让我们暂且离开国会的辩论,去看看这个计划当中那些最令人关注的数字。 议案提出由联邦政府支出5500亿美元用于基础建设——大致相当于1956年美国州际公路系统的建设费用。不过,这个从覆盖全球变暖到远程工作议题的计划,与你祖父辈的基建计划并不一样。 1100亿美元用于你所想的基础建设 公路、桥梁、大型项目——立法者们将这项法案当中五分之一的联邦政府支出用于各种一般认知当中的基础设施。这可以说是一个迟来的项目;在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2019年的一份报告中,美国在富裕国家交通基础设施排名进不了前十。 有另外550亿美元将用于水务基建,更换铅水管,并确保能获得洁净的饮用水。 660亿美元用于铁路 在一个有美铁(Amtrak)车站以他名字命名的总统治下,铁路出现在这份历史性的法案当中并不令人惊奇。只不过数额比拜登最初所希望的要少:有660亿美元被划出来用于升级客运和货运铁路,还有款项用于城际和高速铁路服务。这些资金也会用来兴建铁路连接东海岸以外的更多地区。 650亿美元用于高速网络 数字世界当中的撕裂在近年成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在全球大流行期间,一切都变成了远程,不平等被凸显了出来。这部分拨款意在通过可靠的互联网连接,将数以百万计生活在郊外以及低收入社区的人群联接起来。 730亿用于洁净能源 拜登的竞选承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绿色和洁净能源。他较早前曾希望拨出超过1000亿美元用于洁净能源,暂时被否决了,但是这项法案仍然会花费几百亿建造新的电力线,翻新美国的旧电网,扩大清洁能源范围。建设能承载更高电压的新传输线将会是将清洁能源输送至全美国各地的关键。还有另外一百多亿美元会用于公共交通的电力化,以及建造更多电动车充电站。在此之上,还有另外210亿美元用于清洁旧矿产地和油田上的土地和地下水。 2560亿美元用于……弥补亏损 这个“一代人一遇”的计划当中,数以千亿美元的钱总要有个来源。议员们表示,这笔预算将会来自未使用的经济纾困资金、加密货币,还延迟了一个医保报销项目,以及其他小额资金来源。 上周,无党派的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这一笔支出预算将会在未来10年给美国增加250亿美元的赤字——不过此当中并未将这些基建项目可能带来的收益或者各州可能返还的抗疫基金计算在内。 下一步是什么? -BBC驻北美记者安东尼·泽克尔(Anthony Zurcher) 这个跨党派的基建计划已经在参议院清除了一些最大的程序障碍——在当前的美国政治环境下,这是一项实质性立法取得的一个显著成就。 众议院将是下一个障碍,因为众议院议长南茜·佩洛西(Nancy Pelosi)必须要将她稍微占优的民主党多数派团结起来,在尽可能少地依赖共和党支持的情况下投票让法案通过。 由于优势微弱,可以预期议事厅里的中间派和左翼民主党人在表示支持之前会争取尽可能多的让步。为了笼络后者,佩洛西已经承诺,会将基建法案投票延迟到参议院通过另一个更大的带有党派倾向的支出法案之后,该法案包括很多民主党人的自由派政策要务。 不过,这要在9月之后才会发生,使得这个基建项目处在一个悬而未决的状态。与此同时,对手会仔细抠查每一条细节,找出有争议性的条文加以放大。 这个跨党派的基建法案能够走到这一步,证明了其内容总体上的吸引力。建设项目是看得见的实质政绩,是所有类别的政客都喜欢吹嘘的。不过,它离真正变成法律还有一段距离。 来源: BBC

CDC最新数据:99.99%接种两剂的人染疫也不用怕…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因为Delta变异病毒株再度失控,上月底一项研究显示,麻州超过7成以上的新感染者,曾经接种过两剂疫苗,引起部分人士质疑,面对传染力极强的Delta变异病毒株,打疫苗到底有没有用。对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根据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的资料分析发现,超过99.99%接种过两剂疫苗的人,即使感染病毒,也不会变成重症。 根据CDC在2日针对突破疫苗防线又染疫(以下简称「突破病例」)公布的最新数据,有超过1640万人完整接种过疫苗,其中不到0.001%、1507人之后又因为感染新冠肺炎死亡,仅有不到0.005%、7101人感染之后变成重症,需要住院。 CDC上次是在7月26日公布突破病例的统计数据。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发现在过去7天,又增加了938例突破病例,其中862人需要住院,244人死亡,不过CDC并未提供这些突破病例的时间点。 根据最新数据,所有突破病例中,约3/4(74%)是超过65岁。在约1500例死亡的突破病例中,其中1/5的死因不是新冠肺炎。 CDC自从5月起,开始调查住院和死亡的突破病例人数。根据CDC,该数据是根据「 被动和自行通报」,只能当作「快照」,「帮助认清突破病例的模式,找出突破病例的迹象」。根据CDC,截至目前为止,关于这些突破病例的人口或疫苗特徵,并没有任何预料之外的模式。 来源: 苹果新闻

少年跳海救3女 力尽溺亡 她反讥:求他救了吗?网友怒肉搜

河北唐山3名年轻少女日前在秦皇岛旅游,酒后失足落水后大喊救命。当时,一17岁男孩和朋友立即冲进海里救人,结果3名女孩获救,但男孩体力不支不幸遇难。没想到,3女被救后,不仅对施救者家属态度冷漠,反呛「求他救了吗」,令网友暴怒肉搜。 据《河北新闻网》报导,8月2日凌晨4点20左右,17岁韩兴博和朋友在海岸游玩,听见有人大喊「救命」,随后发现有3名20岁左右的女孩陷在海沟中。 韩兴博立即跳入海中,一个一个把被困女子向上推,朋友们则手拉手将女子向外拽。最终,3名女子成功获救,韩兴博却不幸遇难。在网友们纷纷缅怀韩兴博的同时,网传3名女孩获救后态度冷漠,称不认识韩兴博。随后,疑似3名被救女孩的社交平台帐号被肉搜出。 ▲17岁英雄跳海连救3女,体力耗尽不幸溺亡。(图/翻摄自微博) 数万网友洗版留言怒斥不知感恩,没想到被3女反呛称,「已经感谢了韩兴博的父母,网友们还要怎样?是韩兴博他自己逞能」,「我们虽然喊人了,但没喊他吧?难道我们三个人的命比不上他自己一条命吗?」、「是不是我求他救的?」。不过,随后女孩又表示自己是一时冲动,公开道歉。 目前,该抖音帐号有5条影片,内容均为该女孩向网友道歉,希望能够停止评论。每条影片的评论均过万,多为批评其伤害了救人男孩韩兴博及其家人。同时,3名女孩的名字及家庭住址也被公布在网路。 8月9日下午,韩兴博姊姊回应,弟弟救人当天,她没有和3名女孩及家人接触过,后来对方也没说过不认识韩兴博的话;此后,3个家庭都来到殡仪馆对弟弟表示过悼念,并表示如需要帮助,愿尽力帮忙。 韩兴博姊姊表示,事发后至今她一直忙于弟弟的后事,未注意到网路舆论的发酵,现在家里正在帮韩兴博申请见义勇为的荣誉称号。 来源: 河北新闻网

Translate »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