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 参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了3.5万亿美元支出计划

美国参议院周三清晨以微弱优势批准了3.5万亿美元支出计划,该计划将用于拜登总统当前最为优先的事项;此前议员们就是否需要大规模支出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贫困问题进行了辩论。经过大约14个小时的投票,参议院以50对49票通过了这项预算决议。投票结果与党派分布情况相符。 据路透社报道称,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参议院两党周二以69比30的投票结果通过了1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法案,将对道路、桥梁、机场和航道进行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投资。不过这项措施在众议院的前途仍不明朗。 参议院民主党人随后将目光转向一项预算决议案,其中包含对数万亿美元后续方案的支出指导,该方案包括为普及学前教育、可负担住房以及环保技术作出的预留。 周二参议院开始进行“连续投票(vote-a-rama)”,这一程序让参议员有机会对不具约束力的预算决议提出修正案。程序在周三早间继续进行。辩论可以持续数天,除非政党领袖同意缩短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参议员们对近50项修正进行了投票,包括一项防止对年收入低于40万美元者增税的修正案,禁止纳税人资助堕胎以及雇用10万名警察的提案。所有这些表决都在参议院获得通过。 来源: 法广

美国基建计划:这一万亿美元将如何改变历史?

在美国国会就2700页的文件进行了长达50个小时的辩论之后,总值1万亿美元(7220亿英镑)的基建计划前景依然矇眬——这一点容后再述,但是这个大刀阔斧的计划,历史性也并不在此。 预计法案周二(8月10日)会在参议院通过,但这也只是意味着它会被踢回到众议院。只有在得到众议院的通过之后,这个万众期待的法案才能被送到乔·拜登(Joe Biden)的手上签字。 有这项沉甸甸的、“一代人一遇”的立法在向着国会山的路途上一路前进的同时,让我们暂且离开国会的辩论,去看看这个计划当中那些最令人关注的数字。 议案提出由联邦政府支出5500亿美元用于基础建设——大致相当于1956年美国州际公路系统的建设费用。不过,这个从覆盖全球变暖到远程工作议题的计划,与你祖父辈的基建计划并不一样。 1100亿美元用于你所想的基础建设 公路、桥梁、大型项目——立法者们将这项法案当中五分之一的联邦政府支出用于各种一般认知当中的基础设施。这可以说是一个迟来的项目;在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2019年的一份报告中,美国在富裕国家交通基础设施排名进不了前十。 有另外550亿美元将用于水务基建,更换铅水管,并确保能获得洁净的饮用水。 660亿美元用于铁路 在一个有美铁(Amtrak)车站以他名字命名的总统治下,铁路出现在这份历史性的法案当中并不令人惊奇。只不过数额比拜登最初所希望的要少:有660亿美元被划出来用于升级客运和货运铁路,还有款项用于城际和高速铁路服务。这些资金也会用来兴建铁路连接东海岸以外的更多地区。 650亿美元用于高速网络 数字世界当中的撕裂在近年成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在全球大流行期间,一切都变成了远程,不平等被凸显了出来。这部分拨款意在通过可靠的互联网连接,将数以百万计生活在郊外以及低收入社区的人群联接起来。 730亿用于洁净能源 拜登的竞选承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绿色和洁净能源。他较早前曾希望拨出超过1000亿美元用于洁净能源,暂时被否决了,但是这项法案仍然会花费几百亿建造新的电力线,翻新美国的旧电网,扩大清洁能源范围。建设能承载更高电压的新传输线将会是将清洁能源输送至全美国各地的关键。还有另外一百多亿美元会用于公共交通的电力化,以及建造更多电动车充电站。在此之上,还有另外210亿美元用于清洁旧矿产地和油田上的土地和地下水。 2560亿美元用于……弥补亏损 这个“一代人一遇”的计划当中,数以千亿美元的钱总要有个来源。议员们表示,这笔预算将会来自未使用的经济纾困资金、加密货币,还延迟了一个医保报销项目,以及其他小额资金来源。 上周,无党派的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这一笔支出预算将会在未来10年给美国增加250亿美元的赤字——不过此当中并未将这些基建项目可能带来的收益或者各州可能返还的抗疫基金计算在内。 下一步是什么? -BBC驻北美记者安东尼·泽克尔(Anthony Zurcher) 这个跨党派的基建计划已经在参议院清除了一些最大的程序障碍——在当前的美国政治环境下,这是一项实质性立法取得的一个显著成就。 众议院将是下一个障碍,因为众议院议长南茜·佩洛西(Nancy Pelosi)必须要将她稍微占优的民主党多数派团结起来,在尽可能少地依赖共和党支持的情况下投票让法案通过。 由于优势微弱,可以预期议事厅里的中间派和左翼民主党人在表示支持之前会争取尽可能多的让步。为了笼络后者,佩洛西已经承诺,会将基建法案投票延迟到参议院通过另一个更大的带有党派倾向的支出法案之后,该法案包括很多民主党人的自由派政策要务。 不过,这要在9月之后才会发生,使得这个基建项目处在一个悬而未决的状态。与此同时,对手会仔细抠查每一条细节,找出有争议性的条文加以放大。 这个跨党派的基建法案能够走到这一步,证明了其内容总体上的吸引力。建设项目是看得见的实质政绩,是所有类别的政客都喜欢吹嘘的。不过,它离真正变成法律还有一段距离。 来源: BBC

UN最新报告:百年一遇沿海洪水 恐每年发生一次

希腊岛屿 Evia火灾的卫星照片 联合国气候变迁小组(IPCC)9日发布迄今最全面的气候变迁评估报告,表明全球暖化是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造成,且热浪、洪水等气候灾难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因此上升。以下为报告重点摘要。 ●人类活动造成暖化 IPCC使用历来最强烈措辞称人类正造成气候变迁,在报告摘要一开头便说:「人类活动无疑已让大气层、海洋与陆地暖化。」这番严厉措辞代表IPCC一改过去报告中的模糊言词,该组织之前曾称人类活动「极有可能」是造成暖化的最大元凶。 ●气温将持续上升 报告中指出,全球升温幅度取决于减排速度,但纵使采取最严厉减排行动,也不太可能将全球均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升高摄氏1.5度以下,若不立刻大幅减排,全球均温在本世纪结束前恐升破两度。 ●极端天气日益频繁 罕见或前所未见的极端天气正变得日益普遍,昔日每50年才出现一次的严重热浪,如今10年左右就发生一次,热带气旋日益增强,大部分陆地的年降雨量或降雪量变多,严重干旱频率升高1.7倍,野火季时间愈来愈长且更加强烈。即便将全球升温控制在摄氏1.5度以内,此一趋势仍将继续。 ●北极恐很快出现无冰夏季 根据IPCC最乐观的预测,2050年前北极海的海冰将完全消失至少一次。当地是全球暖化速度最快地区,比全球平均至少快上1倍。虽然北极海的海平面高度全年不尽相同,但夏季平均低点自1970年代以来一路走降,目前处于1千年来最低水位。 ●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海平面将持续上升数百年或数千年,即便全球最多升温摄氏1.5度,仍将上升约两到3公尺,甚至更高。随着上升速度加快,百年一遇的沿海洪水在2100年前恐每年发生一次。若暖化失控,2300年前更可能升逾15公尺。 极端气候更强更频繁 制表/陈韦廷、罗方妤 联合国气候变迁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气温上升速度快过预期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问题小组(IPCC)8月9日公布2014年以来关于气候变迁的首份重大科学评估,显示全球气温上升速度快过预期。欧洲各国官员纷纷呼吁全球携手,立刻採取行动,共同对抗气候变迁。 该报告确切显示:全球暖化速度比原本忧心的还快,而且几乎全可归咎于人类导致。预计2030年左右地球表面均温将比工业革命前水平高出摄氏1.5或1.6度。这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问题小组IPCC在3年前预测的时间(2040年升温摄氏1.5度)提早了整整10年。 报告指出:大约自1960年以来,森林、土壤及海洋吸收了人类排放至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的56%。但这些帮助我们对抗全球暖化的自然“盟友”,正显示进入饱和状态的迹象。没有自然“盟友”的帮助,地球将早已成为炎热许多且较不宜居住之地。 报告显示:全球海洋自1900年以来已上升约20公分,且过去十年中上升速度加快至原来的近3倍。南极顶部冰盖崩塌和融化,尤其是格陵兰(Greenland)也出现这些情况,已取代冰川融化成为海平面上升主要驱动因素。如果全球暖化控制在升温摄氏2度,海平面在21世纪期间将上升约半公尺。在2300年前,海平面将继续上升近两公尺,为IPCC在2019年所作估计的两倍。由于冰盖的不确定性,科学家无法排除在最糟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下,海平面将在2100年前共上升两公尺的可能性。 这份IPCC报告强调新领域“归因科学“(attribution science)的惊人进展,这种科学能够量化人为全球暖化增加特定极端天气事件强度和/或可能性的程度。此类事件如热浪、飓风或野火。科学家在几周内就确认,若无气候变迁影响,今年6月摧残加拿大卑诗省(British Columbia)的创纪录热浪“几乎不可能”发生。 报告引述古气候学重大进展所发出的一系列警告,比如:地球大气层上次像现在一样温暖大约是在12万5000年前,当时全球海平面可能比现在高出5至10公尺,如果在今日发生,可导致许多主要沿海城市淹没。 科学家还发现:距今300万年前,当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曾相当于今日水平,当时气温比今日高出摄氏2.5至4度,海平面则高出25公尺。 甲烷是排在二氧化碳之后的第二大温室气体,这次报告显示:目前甲烷浓度为至少80万年来最高。如果人类不能抑制甲烷排放可能会破坏“巴黎协定“ (Paris Agreement)的目标。 人为甲烷来源大致可分为两方面,其一是源自天然气生产、煤炭开采和垃圾掩埋场的气体逸出,其二是来自家畜和粪肥处理。 报告还指出:虽然地球正在全面暖化,从海洋到陆地乃至我们呼吸的空气,但部分地区暖化速度更胜其他地方。譬如,北极最冷日子均温的上升速度,据估计将比全球整体暖化速度还快约三倍。全球各地海平面都将上升,但许多沿岸地区海平面升幅可能将比全球平均高出至多20%。全球气候系统出现急剧反应及关键转折点的可能无法排除。 … Read More

紧急!确诊10万/天!边境开放,美国人连夜闯关!

2021年8月9日,美国疫情又回到了历史高点。不过好一点的消息是,与去年历史11月数据相比,死亡率已经减半,专辑认为这是由于老人接种率高,导致了低死亡。 也再次呼吁民众尽快接种疫苗! 数据回高峰,老人接种率降低死亡 周日,美国记录了24234个新的COVID-19病例,七天滚动平均数为108624个,这是连续第三天超过10万个,比三周前报告的31919个增加了240%。 上一次COVID-19病例呈日均10万例的上升趋势是在2020年11月初。 与上一次相比,虽然整体确诊数字一样,但是死亡人数已经低于一半以上,数据显示11月份高峰时平均每天有1100人死亡,如今的平均死亡人数为508人。 专家指出这是由于老年人接种疫苗比例较高,减少了死亡率。 但随着年轻人传染率越来越高,不少医院已经爆满! 在佛罗里达州,一些医院正在将COVID-19患者送回家,并提供氧气和监视器,以腾出床位给更多病人。 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的官员已经用完了床位,不得不将病人空运到数百英里之外,其中一个甚至远至北达科他州。 美加边境单开,民众连夜入关 今天美加边境正式开放。 在长达17个月的关闭后,从今天凌晨起,凡完全接种疫苗并检测为阴性者的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允许进入加拿大边境,目前美国边境还没有对加拿大旅客开放。 今天零点一过,已经有不少民众排队进入加拿大边界。 有美国居民指出,加拿大边境管理局的入境规定有漏洞,一些未接种疫苗的美国游客可以进入加拿大。 8月5日,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发布了一份旅游建议,根据该旅行建议,没有完全接种疫苗的美国公民/永久居民,并且在阿拉斯加州海得尔(Hyder)、明尼苏达州的西北角或华盛顿的罗伯茨角的常住居民,有资格进入加拿大进行日常活动。不一定是必要旅行。 70万聚会照旧 在美国,有人怕病毒怕的要死,有人却完全不在乎。 不在乎新冠的民众们依旧开着大爬梯,我们周末已经介绍了南达科他州的一年一度的斯特吉斯摩托车集会(Sturgis Motorcycle Rally)将吸引70万民众参加。 相关阅读:噩梦重演!Delta Plus变体出现,三州医院告急!儿童确诊飙升84%,美70万人大集会! 昨天,从该集会公布的照片来看,相当壮观! 有人偷打第三针 而担心病毒的人,却在FDA还没有批准的情况下,偷偷去给自己打了疫苗第三针加强。 虽然辉瑞公司(Pfizer)已经表示,它计划寻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加强剂,但从目前各种信息来看,即便第三针推出也不是针对全体民众,其主要是针对免疫功能不健全和老年等弱势群体。 美联社今天报道称,美国卫生保健提供者在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库中,报告了 900 多例接种第三剂新冠肺炎疫苗的案例。由于报告是自愿的,因此总共多少人接种第三剂的情况尚不得而知。也不清楚这些人是不是都很积极尝试获得第三剂接种当作加强剂。 … Read More

美国研发出全新多种癌症早筛方法 准确率88.7%(图)

▎只需抽血进行DNA检测分析,已可检测50多种肿瘤类型。 当老龄化加快、医疗资源不足、癌症新发死亡病例逐年增长因素下,新型科学技术正推动全球基因测序行业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钛媒体App近日消息,由美国GRAIL公司资助,克利夫兰诊所 (Cleveland Clinic)医疗科研团队共同发表的一项观察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其研发的无细胞DNA (cfDNA) 测序、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多癌早期检测(MCED)方法,在4077名参与者中,准确监测到50多种肿瘤类型的癌症信号,并且特异性达到99.5%,预测癌症的准确率达88.7%。该检测方法还能高精度地预测癌症在体内的位置,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据悉,这一重要研究成果日前已登在癌症研究领域期刊《肿瘤学年鉴》 (Annals of Oncology)上。 本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克利夫兰诊所Glickman泌尿和肾脏研究所负责人Eric Klein博士表示,该研究数据结果表明,如果与现有的筛查测试方案一起使用,MCED多癌检测方案可能会对癌症筛查方式,以及最终对公共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招募北美1.5万人参与,预测癌症的准确率达88.7% 事实上,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因。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每年癌症可导致约1千万人死亡。全球大约六分之一的死亡由癌症造成的。 就新发病例而言,2020年,排名前六的癌症类型依次为乳腺癌(226万例),肺癌(221万例),结肠和直肠癌(193万例),前列腺癌(141万例),皮肤癌(非黑色素瘤)(120万例)以及胃癌(109万例)。在美国50-79 岁人群中,癌症发病率高达42%。 虽然目前全球科研人员正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癌症的方法,但如果有的话,大多数都是延长几个月的生存期。目前可以降低患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的手段,更多是通过早期筛查方法来增加治疗成功的可能性。此前钛媒体App曾报道“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研发的“常卫清”,就是肠癌早筛类型的产品。(下载钛媒体App,详见前文:《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合规是其最大护城河》) 本次研究成果的资助者为GRAIL,这是一家美国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成立于2015年,最初是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一家初创公司,旨在为没有症状的人开发早期癌症筛查测试。目前在美国,仅凭医生处方该公司就可以为患者提供癌症早期检测,包括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肺癌和肠癌等。而克利夫兰诊所则是世界最著名医疗机构之一,也是美国提供专业医疗和最新治疗方案的著名非营利性机构之一,其医学中心始建于1921年。 根据论文所述,美国科研人员研发出了一种多癌早期检测 (MCED) 的新方法,从每位患者身上抽取血液样本并分析其DNA,即利用肿瘤流入人体血液中的无细胞 DNA (cfDNA) 或其他循环分析物(例如蛋白质),通过用于检测控制基因表达的“甲基化”DNA的基因组测序手段,将血液检测结合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来最终检测多种类型的癌症信号,寻找是否存在癌症的异常甲基化变化,以及预测癌症在体内的位置。相关结果可在样品到达实验室后的十个工作日内出来。 从2016年8月到2019年2月,这项前瞻性、病例对照、观察性研究招募了来自北美142个地点的15254名参与者,年龄均为20岁及以上。然后,该研究分为3个预先指定的子研究,其中包括一个发现队列、一个使用机器学习方案的验证队列,以及临床验证队列。 本论文体现的是第三个子研究部分:总共有5309名参与者加入,最后纳入分析的人数仅为4077名。其中,2823名是已被诊断患有癌症,1254名为未患癌症的人。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6岁,大多数为女性 (55.4%) 和白人 (81.2%)。在确诊为癌症的患者中,大多数为癌症阶段I期或II期(54.9%)。 … Read More

希腊野火汹汹,岛民登上轮渡逃亡末日现场!未来山火将变得更频繁?!

8月6日周五晚上,上千名希腊埃维亚岛的居民匆匆赶到岸边,一个接一个地登上渡船,来不及整理行囊,他们只能随手带上最重要的物品,搀扶起老人,抱紧小孩和宠物,匆忙逃离已经化为一片火海的家乡。身处巨大的逃生渡轮,眼前是被山火染成猩红色的天空,一股扑面而来的末日感让人绝望。希腊这场大火已经持续燃烧了近一个礼拜,8月3日,大火率先从雅典北郊Varympompi附近的森林地区蔓延开来,近百桩房屋被摧毁,80多辆汽车遭到报废,雅典周边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也一度关闭,甚至连帕特农神庙的上空,都笼罩着浓浓一层黑烟。转天上午,雅典附近的大火虽然暂时得到有效控制,但因为强风,火情又扩散到了希腊其他地区,单是在过去24小时内,希腊就报告了近百起火灾,6个地区宣布进入高度警戒状态。大火一度逼近希腊南部伯罗奔尼撒的奥林匹亚地区,这里是奥运会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幸好,消防员们争分夺秒,成功在大火蔓延至遗址之前,控制住了火情。逼近奥林匹亚学院的山火在连续多日40度以上的高温、强风和低湿度的作用下,这场山火变得难以把控,上千名消防员驾驶着数十辆消防车试图阻止火势的蔓延,开着直升机和灭火飞机从熊熊燃烧的树林上空飞过,包括英国、法国、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也正派来额外的消防员和飞机进行支援,但他们多少都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这是希腊数十年以来最为糟糕的火灾,对当地造成了破坏性影响,数十个村庄的村民被迫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房屋,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Gytheio镇,更是一夜之间疏散了约5000名居民和游客,雅典仍弥漫着呛人的烟雾和灰烬,让很多人不得不无奈离家。火灾还造成了两人死亡,20人受伤。死去的两人中,一位38岁的志愿消防员,他在雅典北部因为被坠落的电线杆砸到,不幸身亡,另一位是雅典商会主席,他被人发现在一家发生火灾的工厂里失去意识,没能救治过来….此外,有两人因为涉嫌纵火被当地警方拘留,周五,警方在雅典一个公园里逮捕了一位女性,因为她随身携带了两个打火机、汽油和助燃物,几分钟后,该地就发生了火灾;同时,还有一名43岁的男子在雅典附近的Krioneri地区被捕,他同样被指控纵火。目前,希腊已加强管控,禁止民众前往公园和森林。但如此严峻的火灾,恐怕不是人为纵火就可以达成的,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在昨晚表示,希腊人民正在目睹的,是真实的气候变化。希腊并不是唯一一个正与极端天气斗争的国家,邻国土耳其的致命野火自7月末开始燃烧起来,已持续多日,目前造成至少8人死亡,上万人被迫疏散。当地村民表示,30公里以外的森林发生的火灾,不到半个小时就烧到了村庄,许多人的家园一夜之间被毁。火灾险些波及穆拉地区一座热电厂,当地迅速派出5000名消防员和数十家飞机前去救援,幸好,周末一场及时大雨,成功解救了土耳其,让这场燃烧多日的熊熊野火走向尾声。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和卡拉布里亚地区,火灾也来势汹汹,西西里大区政府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为期6个月。遥远寒冷的西伯利亚,也免不了遭受山火的荼毒,据雅库茨克的官员说,这是当地150年来最为干旱的一年,这里的大火已经持续燃烧了数周,600多万公顷的土地被山火吞噬。而在美国加州,“迪克西山火”(Dixie fire)已成为恐怖的代名词,它连续肆虐了三周,成为加州史上规模最大的山火,所吞噬的区域比整个纽约还大。“迪克西”的名字来源于大火燃起的道路,目前起火原因仍在调查之中,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指出,很有可能是由于树木倒塌压毁电线,才造成今天这般不可控的局面。由于极端天气,当地的树木、草丛和灌木都变得异常干燥,只要一点火星落地,就能引发大规模的山火。在时速64公里的阵风和干燥气候的助推下,火势迅速扩张,受灾面积超过18万公顷,内华达山脉北部的14000多座建筑遭到威胁,淘金小镇格林维尔(Greenville)几近化为焦土,市中心历史悠久的教堂、酒店、博物馆和酒吧被夷为平地,75%的房屋成为灰烬。格林维尔原貌现状目前,加州警方已接到8宗由大火引起的失踪案,其中5宗来自于格林维尔,但即便情况如此险峻,仍有一些居民不愿撤离,他们曾一度坚信山火不会烧到自己的家乡。当地一家酒馆的酒保Judy Johnson已经适应了空气中浓烈的燃烧气味,无奈说道:“昨天情况变得更加可怕,这里的人们没有预料到事情会变成这样。”Judy Johnson这家酒馆是老板Guido Armanino的家族产业,他已经做好了留到最后一刻的准备:“我不能离开这个传家宝,我要留在这里,直到最后一刻无法拯救。”34岁的Jose Garcia就没有那么幸运,他同样为自己的家坚守到了最后一秒,但烈火无情,顷刻之间,他的家和小吃店就化为灰烬,他只有几秒钟的时间逃生,“我们失去了一切”。Teresa Clark经历了两次疏散,第一次时,她带着坐在轮椅上的母亲、伴侣和宠物一起撤离,这为她增添了许多额外费用,也格外伤神费力,当时大火还没有烧到格林维尔,接到第二次疏散通知时,Teresa说什么也不愿意再来一次。但没过多久,高温和火焰就又一次逼到了家门口,Teresa吓得要死,终于明白整个小镇就要葬于火海,不走不行。情况危急之下,面对这些不愿意离开的人,消防员没有耐心劝解,不得不动了粗,他们甚至曾掏出手枪威胁民众必须上车,赶快离开,以便能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灭火。然而火焰如同“从天而降”,四处倾泻,到了周末,格林维尔这个曾有千人居住的小镇彻底变为烧焦的废墟,灯柱倒塌,卡车被烧的只剩下空壳,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烟雾和燃烧无机物的臭味,除了树木的断裂声,一切都很安静。“没有人想到会失去整个镇子,大家都对格林维尔的命运感到震惊。”科学家们表示,在过去30年里,由于气候变化,这一地区变得更加温暖和干燥,并且在未来,天气还会更加极端,所以野火也会来得更为频繁,更具有破坏性。“我们看到的是真正可怕的火灾,我们正处于新的未知领域。”幸好,近日火灾地区的天气渐渐有了凉爽、无风的迹象,消防官员预计,在8月20日之前,这场大火能够得到控制。根据科学家们的监测,2021年7月成为了自2003年有卫星记录以来世界上山火最为严重的7月,在极端高温和长期干旱的推动下,全球山火共释放出343兆吨的碳,比2014年7月创下的峰值高出约五分之一,现在,北美、西伯利亚、非洲和南欧的大片地区仍在继续燃烧。最近频频出现的极端天气新闻不断提醒着大家,或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变化无常的气候,难以预料的灾难,才是我们要面对的常态…. ref: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9871603/Thousands-tourists-locals-evacuated-Greece-continues-ravaged-wildfires.html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9869769/Firefighters-working-Dixie-Fire-guns-pulled-residents-refuse-evacuate.html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7/us/dixie-fire-greenville-taylorsville-residents.html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1/aug/07/dixie-fire-california-largest-spread

澳洲很自信:几年内 美国100%会和中国交战(组图)

澳大利亚是美国最坚定的支持者,因为两国双手都沾满了鲜血 澳大利亚新闻网8月8日发表了一篇文章,讨论了下一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以及其对于澳大利亚的潜在影响,文章标题为《未来六年,中国将与世界开战》。文章声称,亚洲现如今正处于战争的边缘,美国正在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围堵中国,其中最为敏感的当属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从喜马拉雅山到南海再到台湾,美国尽一切可能破坏中国对边境地区的管控能力,试图逐步瓦解中国,打断中国的发展。这100%会引发中美之间的战争,而美国的仆从国们也必然会参与其中。 文章提到了一些专家对未来的这场战争的看法。斯坦福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奥利安娜·马斯特罗博士认为,2021年内亚洲必然不会发生大的军事冲突,但在未来六到七年间,矛盾的激化会使得战争变得一触即发。北澳亚洲协会研究员盖伊·博肯斯坦则表示,全面的传统战争预计将在未来五到十年爆发,不过他同时表示对这一判断保留态度。拉特罗贝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院院长尼克·比斯利教授则表示,世界并不像1914年那般处于大国冲突的悬崖上,但正在不断接近这一状况。 文章认为,最有可能引发冲突的因素当属台湾问题。虽然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就现实来说这一问题已经是美国牵制中国的重要抓手。美国一直不愿意在台湾问题上进行明确表态,但中国方面已经确定不会将这个问题留到下一代人再解决。美国军队一直在台湾周边地区进行高强度活动,试图威慑中国,阻止中国完成统一、维护领土完整;解放军则一直在厉兵秣马整军备战,提防美国的挑衅和可能的介入。这一地区的战略竞争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画上终止符的时刻可能已经不再遥远。 文章同时认为,澳大利亚在可能因为台湾爆发的中美冲突一事上,应当坚决地站在华盛顿一边。马斯特罗博士称,目前澳大利亚所担忧的是由于美国国内的一系列问题,导致白宫的政策愈发狭隘保守,从而放弃对盟友国家的承诺和保障。澳大利亚作为五眼联盟中最为“积极”的成员,犯下了大量罄竹难书的罪行,极其畏惧美国霸权衰败后可能出现的清算,因此同样极其需要美国的支持,需要美国同自己一道遏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介入台湾问题对于目前的澳大利亚权贵们来说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必然选项。 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热衷于通过打碎其他国家来获取超额收益,而非维护和平 文章还提到了一种对于西方世界来说较为悲观的前景,即美国对于中国的侵略遭到了惨痛的失败。这意味着澳大利亚将如同1948年的西德和1950年的日本一般,立刻成为所谓的前线国家。博肯斯坦表示,实事求是地看待澳大利亚军队的话,会发现其如同汉弗莱爵士所说的那般,仅仅是一支让澳大利亚人民相信他们受到了保卫的存在军队,根本没有能力拒绝来自美国对澳大利亚内部事务进行的干涉。 作为一支肆意虐杀平民、自诩为十字军继承者的武装力量,澳大利亚军队自诞生起就是邪恶 文章最后也说了一些看上去颇为理性的话,认为战争并非无可避免。但是就实质内容来说,仍然过于荒谬,比如其引述的比斯利教授的话称,澳大利亚应当团结日韩越菲等国一同对抗中国,拒绝承认中国的核心利益以及努力排斥中国等。显而易见,澳大利亚人仍没有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一厢情愿地想要维系西方世界的主导地位,并且以西方国家在亚洲的桥头堡的身份从中国身上刮下一大块肉。这种痴心妄想在几十年前就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在将来也会从失败走向失败,且没有如果。 来源: 澳大利亚新闻网

2021全球最佳国家排名 加拿大第1 中国第17名

2021年全球最佳国家top10榜单: 1.加拿大;2.日本;3.德国;4.瑞士;5.澳大利亚;6.美国;7.新西兰;8.英国;9.瑞典;10.荷兰。 排名第11~20的国家有: 11.法国;12.丹麦;13.挪威;14.新加坡;15.韩国;16.意大利;17.中国;18.芬兰;19.西班牙;20.比利时。 接下来我们根据不同的指标,来看看各个国家到底他的排名如何 生活质量排名:加拿大第一 加拿大在生活质量和社会目的方面也排名第一。 报告评论说,”(加拿大) 被认为拥有良好的就业市场,关心人权,致力于社会正义。此外,在政府清廉和尊重产权方面,加拿大名列第一。” 在企业家精神方面,排名第六,在大多数对商业友好的国家中,排名第三,在灵活性方面则排名第三。 最有利于创业国家:日本第一 文化影响排名:意大利第一 商业开放度(或对商业友好程度):瑞士第一 最值得一游的国家:巴西第一 全球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第一 这一次我们也欣慰的看到,中国凭借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在疫情期间的优异表现,这次全球最佳国家排名攀升到第17位,这是对中国多年来的努力和环境改善的最好注释! 中国已经如此强大了,为什么还是有人要选择国外? 随着世界开放程度的加深,移民越来越成为一个日常的话题,所有国家、地区的人们都在为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努力着。 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国外的各种利好政策也刺激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走上了移民之路,拥有一个海外身份,也成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拥有一个海外身份,有利于实现全球化资产配置与享受海外教育福利,多种利好的政策下,未来移民海外的人群还将不断增长。 和上世纪的移民潮不同,这些年,大部分中国家庭选择。也就是在获得国外绿卡或护照后,他们自己并不会去该国定居,孩子或会去国外接受先进教育,自己则继续留在中国赚钱,享受中国的经济发展红利。而且在当前中国护照还不是很便利,出国读书都相对高昂的情况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一架“全球鹰”侦察机坠毁 造价极高昂 事故非首次

美国一架无人侦查机RQ-4「全球鹰」(Global Hawk)周五在北达科他州的大福克斯空军基地(Grand Forks)北部坠毁。据悉,它的身价比已经很贵的F-35隐形战机还要高昂,所幸事故无造成人员伤亡,详细坠机情形还在调查中。 《TASK & PURPOSE》网站指出,RQ-4全球鹰总价为2.22亿美元,能在一天内侦查大小如韩国或冰岛的区域。它比目前身价7800万美元的F-35还要贵1.44亿美元,但这已经不是RQ-4全球鹰的第一起事故了,它曾经在2018年时就坠毁2架。 据基地透露,无人机的火势已经被扑灭,但确切的起火时间还不清楚,空军基地官员对外表示,「一切还在调查中,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 「全球鹰」有一系列高科技的传感器,可用来搜集情报。坠毁的这架无人机属于Block 40型号,是一种配有空对地雷达的更新版本,可以对区域景观做二维或三维模拟,让观察人员了解实际情形。除此之外,它还有一特点「能长时间飞行」,曾经创下飞行34.3小时不用加油的记录。 空军规画人员本来打算淘汰早期的Block 20和30,但是这次坠机的却是较新型的Block 40型号;美国国会也驳回了淘汰这个提议,并要求空军提出情报监视侦察的现代化计划。 「全球鹰」曾在2019年遭伊朗击落。从这点可以看出,虽然侦察能力极好,一旦被发现,就可能被飞弹击中,退役的空军少将波思(James Poss)表示,如果在战争中使用这款无人机,美国会有其他方法保护。

Translate »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